day43-反射02( 四 )


文章插图
虚拟机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应用的过程

个人理解 java虚拟机中的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_maerdym的博客-CSDN博客
6.1.5初始化阶段
day43-反射02

文章插图
  1. 到初始化阶段 , 才真正开始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 , 此阶段是执行<clinit>()方法的过程
  2. <clinit>()方法是 由编译器按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依次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静态变量 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句,并进行合并 。-->例子1
  3. 虚拟机会保证一个类的<clinit>()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地加锁、同步,如果多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clinit>()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clinit>()方法完毕 。
例子1:演示类加载的初始化阶段
package li.reflection.classload_;//演示类加载的初始化阶段public class ClassLoad0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分析:/*** 1.加载B类,并生成 B的Class对象* 2.链接 :将num默认初始化为 0* 3.初始化阶段:*3.1依次 自动收集类中的 所有静态变量的赋值动作 和 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句,并合并*收集:*clinit(){*System.out.println("B的静态代码块被执行");*num = 300;*num = 100;*}*合并:num =100;*///直接使用类的静态属性也会导致类的加载System.out.println(B.num);//100}}class B {static {System.out.println("B的静态代码块被执行");num = 300;}static int num = 100;public B() {System.out.println("B的构造器被执行");}}
day43-反射02

文章插图
例子2:
在例子1中的程序里创建一个B类对象 , 打上断点,debug源码:
day43-反射02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在底层中,使用了对象锁synchronized (getClassLoadingLock(name)) :
day43-反射02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加载类的时候 , 是有类的同步控制机制 。
正因为有这个机制,才能保证某个类在内存中 , 只有一份Class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