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案,千万要避免的这一大错误!( 二 )


她喝着拿铁……咖啡与奶 , 1比1 , 
甜美地证明着第二性 , 不存在 。
那香味不断地从她流向我 , 
绝不只有咖啡香 , 
这是1908年中的一天 , 
女性成为一个主要性别 , 
她是西蒙波娃 , 
我们都是旅人 , 
相遇见在左岸咖啡馆 。
以上的这三个案例 , 虽然在文字水平和文化内涵上更加高级 , 非常具有“耐读性” , 但它只是适合“阅读” , 如果把它念给你听 , 会觉得非常别扭甚至拗口 , 甚至听不懂 , 这就是视觉型的文案 , 它更“重” 。
经典的视觉型文案 , 一般多见于地产文案或者一些具有文艺调性的产品 , 和一些汽车文案等 。
视觉与听觉文案
那么是不是视频广告的文案都要倾向于简单化和口语化 , 而平面文案都要倾向于文字化和阅读性?
并不是 。
其实大部分的文案 , 都应该把文字当做“对话”说出来 , 因为这会让文案更容易的为读者所接受 。
就像《创意之道》中的一段话:
“比尔·伯恩巴克曾建议一名年轻的广告人把文案写得像是一封寄给叔叔的信 , 他认识这位叔叔 , 但两人很少见面 , 从而使文案更像对话 。 ”
但是也有例外 , 比如上文提到的某些较高端的地产、奢侈品牌和汽车品牌 , 他们由于特有的原因 , 一直走的都是非常“文字化”的风格 。
所以我们在分析和学习文案案例时 , 一定要知道由于品牌和发布渠道的不同 , 文字风格也有很大区别 。
至于用脑白金案例和地产文案做优劣对比 , 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错误的事情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