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1个文案技巧,让你也能写出一手好文案!( 三 )


同样的 , 你说“这个人很高”和“这个人有1.95M” , 认知上完全不一样 。
08、善用多角度对比
一个东西单独放在你的面前 , 你很难感觉到它的价值;但如果跟有对比性的东西放到一起 , 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会很清晰了 。
很多文案只专注于描述用户使用产品后得到的利益 , 但是这样的描述可能没有办法让用户直接感知到 。
一个好方法就是“对比过去” 。 不仅要描述使用产品会带来的收益 , 同时要描述用户使用产品之前的状态 , 让预估效果跟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 , 这样用户对产品的感知就很清晰 。
【这31个文案技巧,让你也能写出一手好文案!】通过文案 , 我们还可以制造产品对比 , 突出优势点 。
比如可以“有技巧“的利用强项对比来适当抬高自己 , 突出优劣感 , 证明你的产品更好 。
每个产品都有他的核心卖点 , 或者重点突出项 , 我们可以把这些项拿出来和同行进行比较 , 就像田忌赛马一样 , 怎么对比还不是你说了算 。
小米手机就是个中高手 , 经常在产品发布会就会进行各种参数、价格的对比 , 看起来性价比超高 , 拿拿都好 。
激发兴趣
01、打造认知缺口
欲要卖米饭 , 先制造饥饿感 。
在文案创作中 , 你想让用户进一步去探索 , 想要他们对你的内容感兴趣 。 那首先就需要引起他的兴趣 。 让用户好奇你要说什么 , 也就会产生继续的欲望 。
如果你一句话把什么都说完了 , 用户也都知道了你将要表达的内容 , 那然后呢?
估计就是关闭 , 换下一条了 。
用户没了读下去的动力和兴趣 ,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 制造用户不知道却又想要知道的东西 , 这就是认知缺口 。
最好 , 在告诉用户一个很吸引人的东西时 , 留一点悬念 , 不说它究竟是什么 , 慢慢道来 。
02、持续保持读者好奇心
有一个让用户在阅读时保持好奇心的简单方式 , 就是在一个段落结尾 , 用一个非常短的句子 , 诱导他继续读下去 。
比如:“请听我往下解释 。 ” 、“下面更精彩”、“我将在结尾解释” 。
这样的一些悬念会促使用户下意识地继续阅读 , 即使是你的文章比较长 , 这样的技巧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 就是文章多互动多向读者提问 。
多提问 , 可以调动用户思考 , 和你互动 。
03、制造反差冲击
你应该经常听到别人说 , 有一种创意叫做:颠覆常识 , 意料之外 。
对 , 这种方法也同样非常适合用于文案 。
反差冲击就是说你的文案通过对用户某个熟知的认知进行非常规(出乎意料)的描述 , 形成与他预期的反差 。
这个时候 , 一个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表达 , 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 , 从而引发用户好奇 , 借此有效的激发用户兴趣 。
而且 , 这种兴趣是不看 , 他就不爽!
04、直接告诉用户利益而非描述产品
如果是一篇产品营销文案 , 不要过多的直接描述产品 , 因为你描述产品特色的时候 , 更多是基于产品或品牌 , 更像是站在自己角度在做一个产品展示 。
但用户只对你这个产品带来的好处感兴趣 , 或者他只会为产品利益买单 , 我们应该在文案中给到用户更加直接的利益表达 , 让他们直观感受到 。
最可怕的是 , 你说了半天的产品功能和特色 , 用户却都不知道该用在哪种场景 , 用完好有啥好处 。
05、熟悉场景化打造
我们总是说文案要唤起用户的记忆 , 引起用户共鸣 , 引爆用户情绪......
这其实就是唤起用户内心深处的一个个场景 , 有场景 , 兴趣多半会被激发 。
毫无疑问 , 场景是具象的是有画面的 , 它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内发生的一系列具体鲜活的画面或情绪 , 可能是你大学毕业时的一次聚会、可能是在大城市一次深夜想家的流泪、也可能是一次离别......
场景化的文案 , 就是给用户制造一个场景联想 , 让用户能触景生情而关联到品牌或产品 , 从而传达出品牌定位或产品价值 , 并产生高转化 。
这样的文案是现在比较流行的 , 通过一系列文字击中用户具体场景 , 从而激发用户兴趣 。
就像上次网易和知乎齐发的地贴广告 , 都是采用了典型的场景化文案 , 而且后面陆续各大品牌也都来了一大波 。
(网易云音乐)
(知乎)
06、尽管描述细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