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胆囊的影响 男人少了这个东西后果严重( 二 )


(6)胆囊因外伤而发生破裂穿孔者 。
(7)胆囊恶性肿瘤 。
一般情况下,一些病情较轻的胆结石、胆囊息肉这类病症是不需要切除胆囊的,只有严重的时候才考虑切除胆囊,胆囊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器官,千万不要忽视了对他的保护 。
胆囊切除术后的远期副作用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
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胆囊除具有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 。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内外胆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 。 浓缩后的胆汁要比肝脏分泌胆汁浓缩30倍,留作进食高脂肪餐时,排入肠道参加消化 。 如果胆囊已经切除,就失去了这部分高浓度胆汁,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时身体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腹泻 。
2.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液的向胃返流,胃液向食管的返流
近年来这种报导明显增多,同时亦有相关的实验对照研究证实 。 其原因是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此时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或食道炎,给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 。
3.胆囊切除术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学者指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 。
动物实验指出: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对照研究发现胆囊切除能增加肠黏膜的增殖活动,从而促使癌变的发生 。
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质和量的改变才是大肠癌变的主要原因 。 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量的增加 。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初级胆酸24h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故胆囊切除术后癌种好发于右半结肠 。
因此,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产生胆盐池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变 。
4. 胆囊切除术后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问题
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三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 。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引起 。
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以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一名词是一个模糊概念;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而只有胆道术后发生的Oddi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方能称得上“术后综合征”,而这一征候的治疗临床上甚感困难 。
正常胆囊的功能主要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分泌(一些粘液)功能、收缩功能,也就是说,胆囊能够把平时用不着的胆汁储存起来,并且浓缩 。
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较多脂肪后),通过收缩,而把浓缩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 。
因此,胆囊是有自己的功能的 。 所以绝不应轻易切除胆囊,就是说胆囊切除术应该有明确的适应证,只有经过仔细研究,确定胆囊已经没有功能,或认为保留有病变、有石头的胆囊对病人的危害超过胆囊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好处时,才应去做胆囊切除术 。
切除胆囊后,由于失去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人的消化功能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出现轻微的腹泻、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但影响并不大.绝大多数病人会逐渐适应,不会感到有什么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失 。
从临床看,那些手术前胆囊结石症状轻微,甚或没有症状者,以及手术前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者 。
手术后容易出现这种消化功能失常;而那些术前症状重,胆囊已经丧失正常功能的人,手术后的消化功能反倒会改善 。
在对胆囊摘除的危害都有什么认识后,胆囊摘除后,对这些都是要进行注意,而且胆囊摘除后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 。
需要及时的缓解,避免给自身带来更多影响,改善胆囊摘除的危害,也是要长时间进行,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
【切除胆囊的影响 男人少了这个东西后果严重】结语:胆囊是人身体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位,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加注意这方面的相关事项,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什么异常的话,就要警惕了,如果逼不得已切除了胆囊,那么肯定是会对身体产生一定不良影响的,希望这点大家能够慎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