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文案工作内容( 四 )


3、随着同类产品差异性减小, 品牌之间的同质性的增大, 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 因此, 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征要重要得多 。
4、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心理利益”, 对某些消费群来说, 广告尤其应该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
十三、木桶理论木桶理论
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 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 “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
其一,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 那木桶才能盛满水 。
其二, 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 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
“木桶理论”可以启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 比如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 在一个团队里, 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 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 。 因为, 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 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 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 也就是说, 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 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 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
十四、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 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 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 。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 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 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 争抢那里的青草, 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 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 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 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 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 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
有则幽默也反映了羊群效应: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 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 没有地方落座, 于是他灵机一动, 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 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 很快, 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 。 这时, 这位大亨心想, 大家都跑了过去, 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 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
十五、4P理论
杰瑞·麦卡锡(Jerry McCarthy)教授在其《营销学》(Marketing, 第一版, 出版于196年左右)最早提出了这个理论 。 4P为企业的营销策划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 。 它的提出是自上而下的运行原则, 站在企业立场, 重视产品导向 。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
通路—Place; 促销—Promotion
十六、4C理论
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年提出的, 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 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 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 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 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 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 。
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needs wants)把产品先搁到一边, 赶紧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 不要再卖你能制造的产品, 而要卖某人确定想要买的产品;
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暂时忘掉定价策略, 赶快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 忘掉通路策略, 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以购得商品;
沟通(Communication), 最后请忘掉促销, 9年代以后的正确新词汇应该是沟通 。
十七、果子效应
对于消费者而言, 品牌是一种经验 。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同类产品多达数十上百甚至上千种, 消费者根本不可能逐一去了解, 只有凭借过去的经验, 或别人的经验加以选择 。 因为消费者相信, 如果在一棵果树上摘下的一颗果子是甜的, 那么这棵树上的其余的果子也都会是甜的 。 这就是品牌的“果子效应” 。
“果子效应”能保证企业在开发新产品, 介入新的领域后利用原品牌影响力来为统领市场 。
十 八、魏斯曼营销战略学说及竞争四种手段
1、领导者战略:公司的相关产品在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它通常在价格变化、新产品引进创新、分销覆盖和促销强度上, 对其他公司起着领导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