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0个创意拍摄的技巧 创意拍摄的技巧有哪些?( 三 )


1秒将快门时间设置得过长会让行人变得难以识别 , 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因为机身抖动而导致画面模糊的风险 。
1/4秒恰到好处的快门速度会让运动对象变得模糊 , 但依旧保持了可以识别的轮廓 。 另外也保证了画面中静止景物的清晰度 。
7.让照片变得怀旧拍摄之后 , 后期处理中故意降低饱和度 , 可以让照片拥有独具一格的复古魅力 。
随着相机技术越来越先进 , 照片也变得越完美、越清晰 。 虽然对于大多题材而言这样的转变是好的 , 但对某些人来说 , 这样的照片也失去了过去胶片作品所具有的个性与灵魂 。 正是这样的怀旧情绪造成了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复古效果的盛行 , 它们所共同追求的是过去廉价镜头的特殊成像效果 。
技术要素想得到理想的复古效果 , 要做的不止是在Photoshop中执行几个简单的滤镜 。 为了让画面显得更加真实 , 我们需要在拍摄之前就规划好作品风格的方方面面 。 复古风格适合于画面感强烈的简单对象 , 它们必须在应用效果后依旧保留良好的可识别性 。 要求更高的摄友可以直接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上的旧镜头 , 与现代镜头的“完美”画面相比 , 它们的拍摄结果往往更“肉”一些 , 但正是这种细微的不完美丰富了画面的怀旧感 。 Lomography或Lensbaby公司出品的新镜头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 。
操作细节只要题材合适 , 为画面添加怀旧效果并不需要复杂的后期操作 。 Photoshop的颜色查找命令和Lightroom中提供的胶片预设都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 另外 , 我们也可以使用调整图层进行手动调整得到更为个性的画面效果 , 例如说使用色相/饱和度命令降低画面色彩 , 使用蒙版添加暗角 , 或使用色阶与曲线命令创造更加复杂的色偏等等 。
8.几分钟搞定球状全景照片让独特的球状全景图在四四方方的照片里脱颖而出 , 出尽风头!
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合成画面制作非常简单 , 但是在拍摄时需要一定的准备 。 说白了 , 也就是按照正常的方式拍摄一组全景图 , 然后通过简单的后期编辑就能得到一幅球状全景图 , 让普普通通的全景画面变得大不一样 。
技术要素在拍摄素材照片的时候 , 需要尽量让相机保持水平 , 这样后期拼接会变得更加轻松 。 整组照片的亮度也应该尽量接近 , 所以对于明显较亮或较暗的局部可以事先试拍几张以确定最佳的曝光设置 。
操作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拍摄一系列用于拼接全景图的素材照片 , 360度的环形全景效果最好 , 这样在最终合成为球状全景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接缝 。 拍摄时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手动对焦和手动白平衡 , 保证画面的明度与色彩一致性 , 这样结果才会更完美 。
完成全景图的拍摄之后 , 使用Photoshop中的Photomerge命令或其它全景图工具将照片合并为普通的条状全景图 , 然后将全景图上下颠倒 , 执行“图像>图像大小”命令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取消长宽比约束 , 在宽、高设置框内输入相同的值并确定 。 最后 , 执行“滤镜>扭曲>极坐标”命令 , 使用平面到极坐标选项将条状全景图变为球状全景图 。 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张犹如“上帝视角”的球形全景图了 。
9.星夜下的风景随着新相机感光度越来越高 , 而噪点越来越少 , 拍摄清晰的夜间风景也就不再是难事 。
很多摄影师喜欢在夜间进行拍摄创作 , 让他们镜头下的都市或自然风光变得与众不同 。 这种做法通常需要用到长时间曝光的配合 , 因此也导致了车灯或星光拉出了尾迹 。 随着现代数码单反相机的高感光度表现不断改进 , 我们终于能在离开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拍摄出精彩的夜景 , 让星空和其它运动对象的清晰 。
技术要素在漆黑的环境下进行拍摄 , 对焦和构图都是个问题 , 在正式开始拍摄之前应该多多练习相关的技巧 。 将相机切换为手动对焦模式 , 使用实时预览功能提供辅助 , 往往比使用取景器观察效果更加理想 。 曝光模式 , 也应该设置为手动 。
由于天空中的星光亮度和下方城市的光污染亮度随着地点不同而变化多样 , 所以在正式拍摄之前 , 应该进行若干次试拍确定最佳曝光组合 。
操作细节万里无云是拍摄星空的最佳时机 , 出发前注意天气预报 。 所谓月朗星稀 , 如果月亮太大 , 想要靠一次曝光就捕捉到整个天空的细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为了控制曝光时间 , 不至于让星星拉出尾迹 , 至少需要将感光度设置为ISO1600或者ISO3200 。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 , 还是需要将光圈开大到f/4甚至是f/2.8 。 换句话说 , 我们也很难靠一次曝光就得到前景与星空同样清晰的照片 。 最好的选择是拍摄两次 , 一次将焦点放在无穷远处 , 一次将焦点放在前景 , 然后在Photoshop中将它们合成在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