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入门手册:抖音如何赚到2000亿?( 四 )


商业化入门手册:抖音如何赚到2000亿?

文章插图

9月24日抖音电商在杭州举办了2021抖音电商达人峰会
二、「流量产权」的博弈场
有些观点认为,电商平台做大后拥有了对合作商户收费的权力,这是一种“征税权” 。 在反垄断的大背景下,赋予“征税”标签更有利于突出平台的强势与商户的弱势 。
但冷静下来思考,天猫作为线上的万达广场,其向商户收费(包括:店铺租金、广告费)的前提是天猫能够为商户带来持续的生意 。 为此平台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在物流端做重(菜鸟网络)保障用户的购买体验,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支持小微商家经营 。
阿里每年还要去外部媒体采买流量以支撑更大的交易规模,2020年在抖音阿里就花了200亿的广告费,这些努力的目的则是构建平台流量的持续性和竞争力,这和万达付出高价抢拍市中心的土地资源是一个道理 。
商业化入门手册:抖音如何赚到2000亿?

文章插图

相比于“征税”的强制性,电商平台投入大量资本为建设更有商业价值的经营环境,并向商户收取的租金、广告费的行为,可以视作【流量产权】(主要是经营权)的商业变现 。
谈到产权,意味着经营权、收入分配权、使用权与转让权 。 它的威力我们并不陌生,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一份“生死状”,开启了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序幕(即:生产者获得经营权),包产到户后第1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实行人民公社25年产量的总和 。
商业化入门手册:抖音如何赚到2000亿?

文章插图

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岗村农田的经营权价值由产量决定,四十年后虚拟世界的【流量产权】,它的价值又由什么决定呢?回到天猫的例子,归根结底还是由商户在这里的变现能力决定的 。 如果天猫如同城郊荒野的老旧小区底商一般,商户们不会沉迷在“淘宝直通车”的氪金游戏里 。
脱离电商语境,我们把本文前半部分提到的【广告业务】与【短视频/直播业务】联系在一起,抖音就像一个线上的旅游度假区,这里有好看的妹子表演节目,也有跳伞、赶海、自驾等项目,也有不断扩建的大型购物商场(抖音电商),6亿用户每天都愿意来这里娱乐消遣,这里的广告位自然有人愿意买单 。
“只要流量大就能轻松变现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流量产权】在谁的手上 。 我们对比微信生态电商(优衣库小程序商城)与传统电商平台(天猫优衣库旗舰店),同样是在线商场,两者的【流量产权】逻辑仍有很大的不同 。
在微信生态下,你很难说腾讯拥有了流量产权,因为流量匹配由用户与商家的【关注关系】决定,腾讯也几乎不干预(当然也没挣到广告费) 。 这就衍生出了以【关注关系】为中心的私域营销理论(社群、裂变等),以完美日记为例,其通过大量社群反复触达消费者,拉动品牌产品的售卖 。
商业化入门手册:抖音如何赚到2000亿?

文章插图

当然,微信将【流量产权】的变现能力让渡给商家,和其产品战略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中国人的社会连接器,微信专注于赋能一个个微小的个体,在商业化上一直都比较克制 。 你去观察成都从成华大道去往二仙桥的路上,免费公园的人明显更多 。 这种选择也让微信长期保持了简洁、高效的产品体验,成为唯一十亿级的国民APP 。
这座超级流量池,无形中为腾讯游戏、核心生态伙伴“美团、滴滴、京东、拼多多”输送了大量的流量,以全面遏制阿里的发展,实现了体验(微信的用户体验)与效率(生态的经营效率)的最佳实践 。
B站也是非常典型的以【关注关系】为中心的社区,大家关注自己喜爱的UP主,UP主持续创作优质的内容获取更多忠实粉丝和稳定的流量,并最终通过广告变现 。 此时,【流量产权】成为KOL的核心资产 。
也不排除未来的某一天,B站迫于压力急于变现,也许会像YouTube那样,用户每看几分钟就强行插入一个广告 。 强制插入广告的行为,意味着即使KOL利用【关注关系】和粉丝建立了强的连接,但流量控制权仍然掌握在平台手中 。
商业化入门手册:抖音如何赚到2000亿?

文章插图

当平台开始加速商业化时,往往就是【流量产权】再博弈过程,一个健康的内容平台,可以支撑更多的创作者在必要的规则约束下得到良好发展,这类平台在博弈中就能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 想想也是,你去迪士尼乐园里卖烤串,当然会自觉遵守园区的抽佣规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