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的孩子会继承前任基因吗( 二 )


“精子自溶理论”则认为 , 精子进入女性的体内 , 除一部分被排出体外 , 其他的则发生自溶 。
在自溶的过程中 , 会释放出一种遗传物质核蛋白体 , 被女性生殖器官所吸收 , 与此同时 , 精液中还含有多种性激素 , 而这些性激素也会被女性所吸收 , 并长期附着在子宫的内壁上 , 精子和性激素中的遗传物质DNA等 , 会遗传给下一代而影响孩子 。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 遗存于女性体内的上述物质没有或极少 , 很难在遗传过程中起作用 。
遗传信息决定谁是孩子父亲
从受精到孩子降生是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 , 其中唯一的遗传物质传递发生在受精过程中 。 所以孩子生下来像谁 , 完全取决于卵子是和谁的精子结合 。
由于精子只能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存活几天 , 所以只有在短期内与不同人性交 , 才有搞不清楚孩子父亲是谁的风险 , 但即便如此 , 这孩子也只会获得唯一一个男人的遗传物质 。
细胞绝不会来者不拒地接受一切外来的东西 , 细胞膜和上面的受体决定了细胞能放什么东西进来 。
只有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 , 细胞才会让DNA通过细胞膜进来 , 而在体内条件下 , 细胞是会把DNA拒之门外的 。 而就算DNA进入了细胞内 , 缺乏相应的酶它们也根本不会被整合到细胞自己的DNA上 。
所以 , 除了和卵子结合的那个精子之外 , 再没有其他什么能够决定孩子的遗传信息 。 也就是说 , 除了和卵子结合的那个精子之外 , 再没有其他什么能够决定孩子的遗传信息 。
女孩像爸爸、男孩像妈妈
我们经常会评价朋友或同事的孩子更像父母中的哪一方 , 可能你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女孩像爸爸、男孩像妈妈 。 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呢?
科学研究表明 , 父母双方所有特征实际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几率都是相同的 。 孩子是否体现出某些遗传特征 , 主要取决于这种特征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
所谓显性遗传 , 是指在其中一方的遗传因子的影响下就能表现出特征的遗传;所谓隐性遗传 , 是指需要爸爸和妈妈的遗传因子结成对才能表现出特征的遗传 。
虽然民间自古就有说法 , 孩子长得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更像 , 但实际上从眼睛、鼻子、嘴等面部特征到体形特征 , 孩子是同时从父母那里继承各种身体要素的遗传因子 。
由于从妈妈或爸爸那里获得的遗传因子的影响力是相同的 , 所以异性一方影响力更大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
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根据 , 恐怕只是从孩子面部所表现出的部分特征大致来判断 。 如果说人们觉得父母长相中的缺点更容易遗传给孩子 , 可能是因为人们更留意那些认为是缺点的地方 。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像爹也不像妈
孩子长得不像爹也不像妈 , 这并不等于孩子就不是亲生的 。
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这类特征的遗传除受多个基因控制外 , 还受到非遗传的环境因素影响 。
人类的遗传特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由某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遗传特征 , 称为单基因遗传特征如血型、DNA多态性等 。 父亲与母亲分别将自己的一个基因传给后代 , 组成孩子的基因型 , 一旦形成 , 不再改变 。
另一类是复杂的遗传特征 , 如人的身高、胖瘦、肤色、智商、性格、行为和相貌等 。
这些遗传特征是由多对基因和环境等条件共同作用后形成 。 每对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 , 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就决定了个体的特征 。
在精子、卵子成熟的减数分裂时 , 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随机组合的 , 因此同胞间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 , 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 。
另外复杂的遗传特征受环境影响较大 , 如身高和体重就与生活环境、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直接相关;智商与受教育情况有关 。
孩子相貌与父母遗传关系
肤色
遗传时 , 不偏不倚 , 让人别无选择 。
它总是遵循“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规 , 给你打着父母“中和”色的烙印 。 比如 , 父母皮肤较黑 , 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 , 那么 , 在胚胎时“平均”后便给子女一个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