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形而上( 二 )


欧几里得几何和非欧几里得几何
“非欧几何”的发现轰动了数学界,尤其是哲学界 。因为这意味着“永恒公理”被推翻了,世界上还有所谓的“公理”吗?如果没有永恒的“公理”,那么形而上学所追求的“绝对客观性”也就不存在,那么形而上学不是没有意义吗?
这形成了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分水岭 。现代哲学普遍放弃了对形而上学绝对真理的追求,用“存在主义+实用主义+证伪主义”取代了对形而上学的研究 。玄学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基本等同于“玄学问题没有答案” 。所以,形而上学在衰落,哲学研究趋向实用,哲学家不再那么“严肃” 。
那么玄学应该作为“糟粕”扔进历史的垃圾桶吗?我认为恰恰相反 。虽然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问题没有答案,但我们不应该对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更加认真,更不要说宗教和神学的问题了 。但玄学这种不断追根溯源,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是值得继承的 。这可能是形而上学留给现代哲学最宝贵的东西,也是现代社会继续研究哲学最有价值的地方 。
简单来说,我们不在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一个新问题,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要么“针对”,要么“治本” 。如果你按问题本来的样子对待问题,那就是“指标”,因为你只关心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探究问题的本质,先找出根源再对症下药,这就是“根源”,因为你在乎的是问题的“为什么” 。
“更快的马”还是“更快的速度”?
比如现实中,100多年前,一个人出去做运输需求的客户调研 。几乎所有人都跟我们说马车太慢了,希望能提高马车的速度 。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马上去马场选马配种,满足客户的需求 。但他并没有马上去做马的育种,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更快,意味着同样的距离用的时间更少,意味着可以更早到达目的地”,于是他想通了,客户需要的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更快的速度 。马的速度再快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如果要从本质上改变速度,就必须机械地解决 。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这就是“汽车”发明的故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利·福特 。
在商业领域,服务客户意味着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我们希望客户能够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诉求,从而抓住客户的痛点,对症下药 。这个逻辑看似没什么问题,其实问题很大 。客户所能描述的只是他们感受到的痛点,也就是问题的表象,表象背后的原因需要深入探究才能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 。对于客户来说,这样的过程往往很难完成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了解了客户自述的表象后,要深入思考问题表象背后的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这是形成优秀用户体验的基本前提 。
作为一个人,什么是对的?——稻盛和夫
日本商业之神稻盛和夫不断宣传自己的“经营哲学” 。他之所以称之为“企业哲学”而不是“企业管理”,是因为他的理论中有形而上学的内容 。比如他提到经营企业的根本在于不断探索“作为一个人什么是对的”,这本身也是在探索事物的本质 。“什么是权利”就是探究权利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 。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对各种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 。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而这个角度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错误的价值观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但是很多时候,一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不正确的 。当自己的判断导致不好的结果时,他不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去找原因,而是去找问题的原因,外部问题的原因,这样就会导致“作为人,一错再错” 。
当一个问题发生的时候,在做出判断之前,先想想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在此时此地,而不是其他时间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会挖掘出问题背后的逻辑,先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从自身的环节考虑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这是实践“作为一个人什么是对的”的第一步 。
玄学没必要较真,但玄学的思维方式值得延续 。虽然“本质”可能永远无法探索,但“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本身是有意义的,这是形而上学带给现代人类最有价值的收获 。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形而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