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心理发生很大变化 , 学习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 。
人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前进的 。 学习成败归因心理 , 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行为 。
当今的学生对于学习成败的归因 , 更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 , 而不是客观条件 。
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 他们更多地寄希望于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过程 , 如学习态度的端正、方法的改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时间利用率的提高、学习毅力的增强等 , 而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 , 如学习环境的改善 , 老师的教学水平等 。
学生抓住了学习活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 更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 , 则会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 , 调整行为模式 。
这正是当今学生个体主动意识增强的具体体现 。
对高考的期待与恐惧 。
高二 , 要说离高考很远吗?
不是 , 高三的一毕业就到自己了!
很近?也不是 , 还有高三的没毕业呢!
这时很多学生就出一种期待和恐惧的心理现象 。
他们具体表现在上课和学习的时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易受干扰、经常幻想将来等 。
他们感到很紧张 , 有的学生恨不得现在就高考 , 不用再这样担惊受怕 , 这种期待容易出现焦虑心理;
但是 , 他们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惧 , 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学 , 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有时宁愿在幻想中满足 。
从而在上课和学习时容易走神和分心 , 在他们回过神之后又感到很内疚和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这样 , 他们恐怕这次走神和分心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 而同学不这样 , 他们在下次考试就会比自己好 。
他就想 , “如果考不上大学感到自己很没面子和愧对家里人” , 特别是一些自责心较强的学生 。
这样他们显得过分紧张 , 又影响下面的学习 , 就是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 导致各种心理行为的出现 。
更加自觉地认识、观察、解剖自己 , 但有时陷入理想与现实 , 肯定与否定的自我矛盾中 , 产生孤独与自卑
对集体适应性增强 , “恋爱”现象剧增 , 择友有较高原则性
“恋爱”现象剧增 , 但大部分学生“恋爱”动机十分荒谬 。
恋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性心理现象 ,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青少年的营养也提高 , 这必然会导致身体的发育加快 , 这种身体的早熟也必然包含性机能的早熟 。
另一方面 , 高二的学生熟悉环境 , 熟悉老师和同学 , 又还不用高考;
同时 , 他们所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 , 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 。
然而 , 由于家庭、学校、教师对学生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 , 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关注 , 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觉 。
具体表现为:很多学生想恋爱 , 但是没有找对象 , 或者是单相思;
有的学生不想恋爱 , 但是却有很多异性喜欢;也有不少已经堕入爱河的 。
他们想恋爱 , 但是“大人们”不同意他们有这样的行为 , 所以很多已经恋爱和准备恋爱的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 。
不管是哪种现象 , 都可以说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 。
这种由于在成长中出现的性机能成熟和性心理觉醒 , 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
但是 ,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却跟不上性心理的过早出现 。
这主要表现在其“恋爱”动机上 , 其原因有:
1.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
2.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 , 认为恋爱是为了好玩 , 不知道要负的责任和义务;
3.把是否有男(女)朋友作为是不是有“面子”的标准;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4.显耀心理; 攀比心理 。 为了说明我对异性有很大的吸引力 , 我是优秀的;认为别人有异性朋友我也要有……等等一些我们听来很谎谬的说法却都成为了他们早恋的理由 。
择友有较高原则性 。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 高二学生在选择朋友时的盲目性逐渐减少 , 不再为了需求归属感而刻意交朋友 。
他们更愿意与那些和自己性格相近 , 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深层次的友谊 , 分享心中的秘密 , 友谊的建立逐渐由泛化向固定化、深层次发展 。
高二最重要的事情
均衡发展——高考可录取依据是总成绩 , 只要没有严重偏科 , 即便谁各科都成绩平平 , 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
推荐阅读
-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孩子这3个底线,父母千万别触碰
- 孩子今天跟谁睡,决定他未来的命运!别不当回事,一定要注意!
- 家长必读 中考考得好,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 win10新版 Edge浏览器可能会有两个不同浏览器内核 - 一览大全
- 聊女孩子的套路
- 孩子面相口诀,通俗易懂
- 自闭症脱帽的孩子多吗
- 孩子个子矮小怎样可以长高
- 把女孩子夸上天的成语 形容女生的成语有什么
- 低情商的男人怎么追女人 情商低的女孩子适合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