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策划裂变式营销的4大方式 如何策划裂变式营销?( 二 )


(1)公众号:主要是指微信服务号,微信对服务号开通的权限比较多 。 主要流程如下图,扫码参与,然后生成专属的海报,邀请朋友扫码关注就能助力 。
(2)微信群:在社群内,大家容易出现羊群效应,通过官方小号示范,引导用户转发文案及海报到朋友圈,截图审核成功,就推送奖励 。
(3)个人号:可以公众号、社群配合 。 同样是转发带个人号的海报到朋友圈,然后截图发送到官方个人号,个人号自动推送奖励 。
(4)H5:需要进行开发,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营销公司也提供,但是容易被微信封杀,对创意、奖励要求比较高 。
(5)小程序:目前市场上最受关注的就是微信小程序了,很多裂变玩法有了小程序版本的,效果非常不错 。
比如一些小程序,邀请朋友助力,达到一定的人数,就能免费听课 。
四、裂变流程设计
裂变本身属于活动运营,它需要一套运营框架来支撑 。
这个框架简单来讲,就是裂变流程设计 。 具体流程设计方法如下:
1、运营目标
裂变的开始是你的运营目标 。 如果你缺乏这样的目标,就可能会导致一个裂变活动中,参杂了过多的运营目标,从而影响最终的裂变效果 。
最常见的是把付费转化和裂变拉新参杂在一起 。 按照常规,我做个总结:
产品客单价不高的,一般在200以内的,可以考虑和付费转化和裂变拉新一起做 。 如果本身的产品付费中,还存在一些分销机制,那么付费转化反而会提升裂变 。
客单价加高的,用户决策周期较长的 。 一定要把付费转化和裂变分开做,裂变就是裂变,不需要让用户付费 。
以上文的保险为例,几千块的保险,用户的购买决策一定是不连续的,他会去其他平台对比,会去百度了解等等 。 所以,把付费转化去掉,裂变会顺畅很多 。
2、裂变流程
把自己当做用户,把整个裂变环节跑一遍,做一个类似上文的流程图 。
流程不是越长越好,而是越短越好,长就意味着裂变漏斗层数会变多,从而最终裂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
流程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如果有付费转化,应该把付费转化设计在流程中的哪个节点 。
下面提供一个没有付费转化的裂变流程 。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根据产品的不同,会存在一些差异)
活动入口:让用户看到裂变活动,并参与;
裂变物料领取:比如让用户领取海报,领取红包等等 。 并通过一定的裂变激励,激励用户进行分享;
奖励用户:用户完成裂变,进行用户奖励 。
3、裂变漏斗
裂变流程无非就是两类:有付费转化的裂变;没有付费转化的裂变 。 裂变的每一个流程,当你把它图形化后,就是一个从上往下的漏斗 。
裂变漏斗宗旨:裂变要具备连贯性
意思是说,裂变环节,从用户进入活动到完成分享,这个环节必须是连贯的 。
如果不连贯,就会造成裂变漏斗变窄,从而影响最终裂变效果 。 为了保证连贯性,则需要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梳理:
(1)拓宽漏斗:从上往下,梳理裂变漏斗中的每一层,在现有的预算内,有什么办法把每一层漏斗做宽 。 漏斗越上层,做的越宽,裂变效果越好 。
举个例子,裂变漏斗最上层,是用户进入裂变活动,如果这层进入的用户是10个人,那么裂变的效果,一定是小于等于10人来老带新 。
而如果有办法将这一层做到1000人,那么裂变的效果则是小于等于1000人老带新 。
所以,你会发现,裂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奖励好,玩法好就能决定有好效果的 。
(2)提升连贯性:接下来,对活动入口到用户完成分享的每个流程环节,进行梳理,检查是否存在影响连贯性的点 。 比如案例中的保险要填写身份证,这个就是影响连贯性的点;
(3)优化流程:找到这个影响连贯性的点,并评估它是否可以删除 。 如果不能删除,是否可以后置,所谓后置就是把这个点,放到用户完成分享后的环节中 。
因为用户完成分享是裂变漏斗中最重要的一层,也是最后一层 。 用户只要把内容分享出去,再让用户做其他的事情,是不会影响裂变效果的 。
4、总结
再次强调下,裂变属于活动运营,活动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运营框架来支撑你的活动 。 今天分享了裂变活动的整个运营框架:
(1)如何设定你的裂变目标,是否把付费转化的目标一起做;
(2)如何设计裂变流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