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最早叫千秋 , 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 , 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 。 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 , 以手抓绳而荡 , 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 , 下拴横板而成 。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 , 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 , 名曰打秋千 。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 , 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 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 , 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 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
8、射柳的习俗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 据明朝人的记载 , 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 , 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 , 弯弓射中葫芦 , 鸽子飞出 , 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
9、蹴鞠的习俗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 , 还有各项户外活动 , 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 , 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 , 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 在这些活动中 , 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 。 蹴鞠 , 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 , 球皮是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 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 , 战国时期流入民间 , 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 , 并列于兵书 。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 ,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 , 唐宋时期最为繁荣 , 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 , 球不离足 , 足不离球 , 华庭观赏 , 万人瞻仰的情景 , 《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 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 , 十年蹴鞠将雏远 , 万里秋千习俗同 , 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 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 , 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 到了清代 , 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 , 就寥寥无几了 。
近年来 , 在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蹴鞠热 , 许多市民参与其中 , 既锻炼了身体 , 又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 。
10、斗鸡的习俗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 , 斗鸡由清明开始 , 斗到夏至为止 。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 , 见于《左传》 。 到了唐代 , 斗鸡成风 , 不仅是民间斗鸡 , 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
11、蚕花会的习俗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 , 过去清明节期间 , 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 。 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 。 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 , 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 , 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 , 活动频繁 , 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 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 , 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 , 极具水乡特色 。 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 , 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 , 大有潜力可挖 。
12、拔河的习俗
早期叫牵钩钩强 , 唐朝始叫拔河 。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 , 开始盛行于军中 , 后来流传于民间 。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 。 从那时起 , 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祭祀扫墓
- 分享4大营销方式 营销方式和手段有哪些?
- 来谈谈最近入手的联想台式机 联想台式机能买吗?
- 推荐4款老人智能手机 老人智能手机哪款好?
- 天涯明月刀手游砭石获得方法速来看看
- 天涯明月刀手游50本成就攻略2020新发布
- 天涯明月刀手游开封灵琳阁阿暖触发位置介绍您要知道知识
- 天涯明月刀手游豆浆制作方法图文攻略教程
- 原神可莉之后出谁的卡池-原神可莉后面UP池子是谁高手进阶
- 使命召唤手游交叉火力怎么玩-交叉火力捷径路线分享读懂您就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