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并非一句“你很棒”那么简单!( 二 )


(3)表达感受 。
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情 。 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 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 。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我真的为你高兴!”), 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 。 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 家长为孩子高兴, 表明良好的行为和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家长只是替孩子高兴, 家长是旁观者而不是当事人 。 而家长自己高兴, 传达了一个信息:孩子取得好成绩, 家长就高兴, 那么如果孩子不能取得好成绩, 家长就不高兴 。 家长无形之中把自己牵扯进去了, 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当事人, 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家长, 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
(4)表达期望 。
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高兴的感受之后, 还要表达新的期望 。 也就是告诉孩子, 只要他继续努力, 他会做得更好 。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 就是说家长应该笼统地说:“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 。 要知道, 一旦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 孩子就认为家长对自己目前的成绩还是不满意, 由此产生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的压力感, 这就使得表扬的作用大打折扣 。 我们在这里一定要记住, 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绝对不能让孩子感到他是为家长学习或为家长做事 。 家长只是为孩子高兴, 他学习不好, 家长也没有什么, 这样孩子才能够轻装上阵 。 表达期望, 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 学习无止境, 他还得继续努力, 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 。
(5)身体接触 。
在表扬孩子的场合, 家长如果能够拥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摩孩子的头发, 那效果会倍增 。
大家都知道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向上的动力 。 身体接触, 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 。 人是一种奇妙的动物, 身体的接触会比语言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 很多家长,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与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冷淡, 很少与孩子有身体接触 。 甚至, 连温柔体贴的话都不说了, 最后剩下的只是苛责埋怨与批评 。 在这种关系状态下, 孩子的动力已经丧失殆尽 。
【表扬孩子,并非一句“你很棒”那么简单!】所以, 家长们要记住, 要想让孩子改变, 那么家长必须先改变 。 所以, 作为家长, 我们要先突破自我的局限, 做出相应的动作, 我们才能指望孩子有优秀的表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