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二 )


4 、正面强化
当一向对时间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时作息的事情时, 父母不要吝啬奖励, 因为赞赏和表扬可以激发起孩子更大的积极性 。
5 、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玩的时间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做作业时间长, 是因为孩子把时间都用在了玩上, 不能专心地做作业, 于是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 甚至以给孩子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
清晨, 从提速开始
提高自理能力:自己系扣子、刷牙、洗脸、系鞋带……
提高注意力, 专心做事:比赛穿衣、规定时间刷牙……
加强时间观念:认识时间、计数抢时间……
提前准备:前一晚准备好书包、衣服……

【如何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念?】父母如何帮助宝宝克服磨蹭
一、排除无关诱因, 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 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 比如, 正在吃饭, 窗前有只小鸟飞过, 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 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 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 跑去看一眼电视, 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 其他的事也雷同 。 所以, 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 效果还不一定好 。 针对她这种坏习惯, 家长就商量好, 她做事时,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 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 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 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 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
二、加强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 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 。 一个家长的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 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 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 。 由于磨蹭, 上学经常迟到, 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 。 对此, 家长非常苦恼, 下决心帮她改正 。 首先, 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 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 。 接着, 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 让她监督妈妈有没有磨蹭现象, 爸爸做裁判, 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 。 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 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 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 女孩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 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 时间观念也加强了 。 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 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 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 。

三、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 提高灵敏度, 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但对孩子来说, 他们还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 自然感受不到紧张气息 。 但是, 孩子要长大, 一个作风拖拉的人是无法在竞争社会立足的 。 对此, 从小训练孩子主动把握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 。 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生活的紧张气息, 启发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 提高他们的灵敏度, 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
一个男孩的父亲从儿子上幼儿园起, 就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 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等, 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 在家, 也常开展有益的亲子竞赛, 通过胜负交替, 锻炼了孩子的心智, 也提高了灵敏度 。 现在, 南海适应了这种节奏和习惯, 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况 。
四、管放结合, 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 小女孩从小享受“全程服务”,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 。 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 她就四肢没力, 手脚不灵了, 凡事磨蹭着, 等着你们“伸出援助的双手” 。 家长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 但都不了了之 。 比如:冬天穿衣, 怕她受凉, 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 爷爷怕饿着她, 又破例喂她 。 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了一句空话 。 上学后, 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在学校, 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 吃饭慢、做作业慢, 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 。 这才使我痛下决心, 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 此为“放”的过程, 让她在做的过程中, 锻炼才干 。 同时, 家长也下决心“管”, 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 就坚决收拾掉餐桌, 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 。 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 也不急着帮忙, 只做必要的指导 。 父母还做通了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 管放结合, 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早日摆脱磨磨蹭蹭的阴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