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考古:百堵皆兴西岐下 见或不见简谱( 二 )


山东邹平东安西周遗址在2020年的发掘中也有突破 。重要发现是遗址内的车马坑及少量墓葬 , 基本不见其他生活遗迹 。车马坑规模大致为3×4米 , 均随葬1辆车(两马或四马) 。其中尤以1号车马坑级别最高 。该坑一车四马 , 配4銮、4马冠 , 每匹马配有青铜马胄、马镳、马衔、络饰、胸辔饰以及成串的海贝马尾装饰 , 是目前山东地区西周时期保存最完整、级别最高的车马坑 。该遗址车马坑的年代、埋葬方式与陈庄车马坑基本一致 , 等级亦相近 。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 , 陈庄遗址以外存在同时期的高规格遗存 , 对于理解西周中期之前鲁北地区的政治格局至关重要 。
在江南 , 金衢盆地的土墩墓遗存又有重大发现 。2020年 , 衢州孟姜村发掘了三座土墩墓 , 其中一号墩为熟土堆筑的甲字形浅坑木椁墓 , 虽然木椁已塌陷 , 但保留了清晰的“人字形”外廓 , 且椁上炭层保存较好 , 较好地反映了结构 , 为探讨南方地区“人字形”木椁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号墩情况又有不同 , 其结构分为外围土墩、中心墓葬两部分 , 土墩直径约58米 。土墩边缘布置一圈卵石作为界标 , 中心墓葬为熟土堆筑的甲字形深坑木椁墓 , 分为墓室、甬道、墓道三个部分 。墓室中部的鹅卵石棺床的一端分组放置的6组器物 , 以原始青瓷为主 , 每组原始青瓷器组合不同 , 似有窑口之别 , 且造型精美 , 为金衢地区原始瓷年代序列研究提供了很好标本 。近年来衢江地区土墩墓连续“放卫星” , 但整体上仍应属于越墓范畴之内 , 但墓葬规模较大 , 等级较高 , 显示金衢盆地在两周之际甚至西周晚期 , 存在一处与浙江北部地区并行的区域政治中心 。
孟姜村遗址
两周之际的墓葬发现 , 以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发现最为集中 , 且高等级墓葬频出 , 显示出周室东迁前后的政治格局演变 。
韩城陶渠墓地的发掘虽是抢救性发掘 , 但意义重大 。根据网络零星线索可知 , 该墓地至少存在8座东西向的甲字形带墓道墓葬 。在抢救性发掘过程中 , 已发掘墓葬年代集中在两周之际 。发掘者推测可能属于两周时期的梁国墓葬 。结合陶渠、梁带村、刘家洼等墓地的发现 , 关中地区东部周代封国问题 , 尤其是平王东迁后周人政治地理格局的中心的重新调整问题 , 应该能有所突破 。
澄城刘家洼遗址在2020年度持续发掘 , 本年度的工作集中在东II区墓地和东I区的国君墓附葬车马坑 。本年度东II区的发掘的墓葬均为南北向 , 未见腰坑、壁龛、殉人 。国君墓附葬车马坑下马上车 , 至少有13辆车随葬 。
垣曲北白鹅墓地在抢救性发掘中 , 发现春秋早中期的高等级贵族墓9座 。墓地内墓葬分布稀疏 , 以大中型墓葬为主 , 墓口面积多在10-31平米之间 , 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 南北向 , 口大底小 。墓葬多为对子墓 , 可能至少有两组夫妻异穴合葬 , 其中M6为积炭墓 , 可辨的墓葬墓主头向皆北 , 仰身直肢 。除5号墓与9号墓外 , 皆发现了腰坑 , 大部分腰坑内有殉狗 , M1填土甚至还有殉人 。该墓地出土器物较多 , 铜双耳罐颇有戎狄遗存意味 , 不少墓葬还出土有铜盒(匮) , 经检测分析 , 发现其中有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精油的化妆品装盛具 。北白鹅墓地有50余件铜器带有铭文 , 其中涉及“中氏”、“太保燕仲”、“匽”、“虢季”等 。发掘者认为北白鹅墓地是召公家族在成周的采邑 , 但如果是姬姓召公燕国贵族分支的墓葬 , 为何又有腰坑、殉人 , 且如何理解与虢国媵嫁的铭文材料 , 这些都是北白鹅墓地出土铭文带给学术界的困惑 。
【两周考古:百堵皆兴西岐下 见或不见简谱】
北白鹅遗址
北白鹅墓地夺簋
北白鹅铜匮
北白鹅铜罐
无论如何 , 在黄河两岸的陶渠、刘家洼、北白鹅结合既往发现的梁带村、上村岭墓地 , 两周之际关中贵族东出崤函 , 经略关东 , 政治格局的调整与重塑 , 已在考古工作的实证下取得了全然不同于文献的关键性前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