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亏超8亿(为什么瑞幸咖啡亏损超8亿)( 二 )


此外,速溶咖啡也占据了部分咖啡市场,这也将影响瑞幸的市场空 。
在中国,速溶咖啡的消费仍然占主导地位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18年速溶咖啡约占咖啡总销量的84%,而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仅为16%左右 。虽然瑞幸俱乐部有补贴,但与平均每杯20元左右的瑞幸咖啡相比,雀巢、麦斯威尔等大部分速溶咖啡的价格都在3元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速溶咖啡的性价比仍然高于勒克金咖啡 。
而且,在便携性方面,瑞星还是略逊一筹 。毕竟人们出门可以随身携带速溶咖啡,方便冲泡 。因此,考虑到速溶咖啡的性价比和便携性,速溶咖啡抢占了瑞幸的部分业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上的诸多挑战,包括各种门店的管理、品牌的维护等等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给其后续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
好在保住“江山”不容易
幸运的是,烧钱后,瑞幸留下了上千家门店 。未来如何发展还不确定 。但是,要想保住自己打下的“江山”,瑞幸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方面,在新零售赋能时代,瑞幸通过打造顶级产品和服务能力,打造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乐金咖啡要想在新零售时代成为超级品牌,就必须提升其持续创新和服务能力,这将决定其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的生命周期,同时给消费者最好的体验 。
但是,目前来看,与星巴克、科斯塔等相对成熟的企业相比,瑞幸在这些内功方面的修养还远远落后 。据了解,星巴克和科斯塔都有自己的咖啡豆,瑞幸的咖啡豆都是由WBC冠军团队研发的,这正好揭示了瑞幸在产品研发上的不足 。而且,随着奶茶、果茶的爆发,喜茶、奈雪的茶在短时间内成为茶界的现象级存在,获得了超过1亿元的融资 。
可见顶级产品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瑞星以“顶级产品力+即时交付”的组合形式运营,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高品质体验,还能实现品牌差异化 。此外,瑞幸可以在店内引入服务机器人,既能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又能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
另一方面,专门做咖啡外卖的瑞幸,还需要克服咖啡保鲜的技术壁垒 。一般来说,咖啡豆磨成粉后15分钟内,会有一些芳香醛蒸发,影响咖啡的口感 。虽然瑞幸有顺丰快递、美团的速度加持,网络覆盖面也很广,但配送时间超过15分钟是必然的 。如果是这样,消费者就会错过咖啡的最佳品尝期 。那么,瑞幸可以在咖啡保鲜上下功夫,进而提升外卖咖啡的口感,这对瑞幸来说非常重要 。要知道,消费者只有喝好咖啡才能有再次购买的欲望 。
所以,如果Luckin咖啡想要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从产品、服务、口味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 。
的确,以瑞星目前的扩张速度,虽然可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抢占先机,但如果不打造自己的护城河,可能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