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的张氏子孙们命运如何? 张居正后人( 二 )


在这种情形之下 , 明神宗下诏特留空宅一所 , 田十顷 , 赡养居正的母亲 。
最后 , 明神宗上谕说:
辽府废革 , 既奉先帝宸断 , 又无应继之人 , 着推举亲枝 , 以本爵奉祀 , 仍准王归葬原封 。抱养子述玺准依亲居住 , 给与庶粮二百石 , 本折中半支 。(本指本色 , 折指折价 , 言实物及代价各半支给也)王氏从厚 , 援徽府例赡养 。张居正诬蔑亲藩 , 箝制言官 , 蔽塞朕聪 , 私占废辽田亩 , 假以丈量遮饰 , 一騷一动海内 , 专权乱政 , 同上负恩 , 谋国不忠 , 本当斫棺戮尸 , 念效劳有年 , 姑免尽法 。伊属张居易、张嗣修、张书、张顺 , 俱令烟瘴地面充军 。
从此终万历一朝 , 任何人不得在皇帝面前提起张居正一案 。
张居正墓木已拱 , 然而张氏家族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

02
张居正的儿子 , 留下名字的有6人(一说8人) , 分别是敬修、嗣修、懋修、简修、允修、静修 。
张敬修(1552.11.17~1583) , 字君平 ,  张居正长子,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进士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 因为审讯者严刑拷打 , 敬修留下绝命书 , 愤慨自杀 , 留有妻子高氏和儿子张重辉 。高氏在张敬修死后自杀未成 , 遂毁容抚养孤子张重辉长大成长 。
张嗣修(约1554-?) , 张居正二子 。万历五年张嗣修被钦定为一甲第二人进士及第 。1583年被万历皇帝发配充军烟瘴地面 , 以后情况不详 。
张懋修(1555年-1634年) , 字维时,号斗枢 , 张居正三子 。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以关节获中状元 。张居正案发 , 张懋修投井自杀未遂 , 又绝食又不死 。被发配边疆 , 戍烟瘴地而死 。崇祯十三年(1640年) , 下诏恢复张懋修官职 。张居正全集四十六卷的搜集 , 大半是懋修底功绩 。书牍凡例题后云:“留此一段一精一诚在天壤间 , 古人所谓知我罪我 , 先公意在是乎 。史家所称为功为过 , 小于辈何敢避焉 。”
张简修(约1560-?) ,  张居正四子 , 武职出身 , 加恩授南镇抚司佥书管事 , 后任锦衣卫指挥 。1579年娶三边总督、尚书王之诰女 , 1580年生子张重润 。1583年 , 被万历皇帝褫夺‘锦衣卫指挥’职位 , 父子沦落为百姓 , 再后情况不详 。
张允修(1565-1644年) , 张居正五子 , 荫尚宝司司丞 。张居正身死之后 , 遭抄家逃难 。思宗崇祯三年 , 礼部侍郎罗喻义等 , 为居正讼冤 , 交给部议以后 , 这才给还世荫和诰命 。后张献忠的部下 , 打到了江陵 , 要张允修出来做官 , 允修自杀死(《康熙荆州府志》言不食死 , 允修孙同奎言自焚死) 。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
八十空嗟发已皤 , 岂知衰骨碎干戈 。
纯忠事业承先远 , 捧日肝肠启后多 。
今夕敢言能报国 , 他年漫惜未抡科 。
愿将心化铮铮铁 , 万死丛中气不磨!
张居正第六子张静修事迹失考 。

明嘉宗天启二年(1622) , 大明朝还有22年的寿数 , 张居正死后40年 , 恢复名誉 , 复原官 , 予祭葬 , 张家房产没有变卖的一并发还 。
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 , 礼部侍郎罗喻义等 , 为张居正讼冤 , 交给部议以后 , 给还二荫和诰命 。
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 , 张敬修孙张同敞上疏再请追复爷爷张敬修礼部主事并复武荫 。思宗复张敬修官 , 并授张同敞中书舍人 。

03
生前风光无限的张居正 , 死后家族遭到清算 。张居正的后代在历史上大多逐渐悄无声息 , 张居正死后68年 , 他的曾孙张同敞则在南明末历史上留下自己辉煌的足迹 , 大放异彩 。
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京师北京失陷后 , 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 , 历时18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