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免费观看 我在故宫修文物 电影( 二 )


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 , 终于成功仿制出了各项理化指标都达标的干韩纸 , 这也就意味着 , 疲惫而勤奋学习的山水画终于可以恢复往日的风采了 。
所以文物修复不是坐在屋里就能完成的 。在修复之前 , 还有许多重要的研究工作要做 。有时候 , 修复者甚至要为了同一份材料走遍中国 , 有时候 , 还要面对找不到而造成的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丝绸考古与修复的老师王亚蓉 , 长期以来一直秉承着用同样的材料修复丝绸文物的理念和方法 。但是 , 其实现在的水不是古水 , 种古树 , 养古蚕 , 吐古丝 , 太难了 。恢复同样的材料太难了 。但是 , 也正因为如此 , 老教授几十年的坚持才显得更加可贵 。《大国工匠》讲述了王亚蓉老师的故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王亚蓉老师
《修复文物》三集里 ,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缫丝时故宫纺绣组杨晨老师的那一段 。片中还说 , 缫丝是一种非常费时费力的古代工艺 , 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只能织出几寸的缫丝 。不过谢天谢地 , 至少这门手艺没有失传 。我们之前参观甘龙花园福旺阁内檐装饰用的丝绸面料时 , 发现一个隔扇的扇心有空瑕疵 。我导师解释说是因为之前这里用的一种金线纱面料 。经过样品检验和分析 , 发现这种薄织物上有许多层工艺 。先用四股丝做打底 , 再涂大漆 , 再贴双面贴 , 再涂一层大漆 。这种名为“漆纱”的材料在故宫内檐的装饰中极为罕见 。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 , 漆包线的修复过程充满了困难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制造出满足原始指标的令人满意的成品 。
缫丝技术
文物修复是一个困难的行业 。事实上 , 由于诸多现实因素 , 故宫传统师徒制培养出来的一批年轻人因为户口问题进不了故宫 。所以之前丹吉祥院长曾经叫停过故宫的大修工程 。虽然不知道现在的那一批老师傅还能在宫里干多久 , 但是这部纪录片带来的社会影响力 , 让大众的目光聚焦到了文物背后这些可爱的人身上 , 也算是给这个行业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 。希望“我在故宫从事文物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热度 , 而是对文物修复的长期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