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平板以旧换新 苹果唯冠( 二 )


2013年11月,苹果公司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相关决定 。但一审法院并未支持苹果公司的上诉,仍然判定智臻的专利有效,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胜利 。
(一审判决维持智臻公司专利权 。受访者供图)
然而,未能取得三连胜的智臻公司最终失去了“正面战场”的优势 。
2014年7月,苹果公司提起上诉,继续请求宣告智臻公司专利权无效 。经审理,二审法院经理支持其上诉,撤销一审判决及至臻公司专利有效的决定,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复审决定 。
因此,智臻公司此前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被法院驳回,苹果公司“不战而胜” 。
这个结局一度让很多网友把智臻公司当成了“专利流氓”和“瓷怪” 。
(二审判决否定智臻公司专利权 。有效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改判,八年拉锯迎来重大转折 。
二审法院的判决并没有终结双方的纠纷 。
即使背负舆论骂名,智臻公司也没有放弃,而是多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
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提审该案,暂缓执行原判 。
2020年6月,也就是三年半后,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即改判承认智臻公司专利有效 。
时隔多年,智臻公司的专利权终于恢复,获得了与苹果“再战”的机会,摆脱了“碰瓷”的骂名 。
至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慧远表示,“这是中国企业面对美国巨头赢得专利权的一次伟大胜利 。I-Robot为保护知识产权奋斗了八年,最终证明了中国企业的实力 。”
(最高法院判决恢复至臻公司专利权效力答辩人供图)
不久后,智臻公司第二次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100亿元 。
苹果公司回应称,“我们对小I机器人再次提起诉讼感到失望 。经最高人民法院认证的独立鉴定机构也认定苹果公司没有侵犯小I机器人的技术 。”
“我们对苹果的‘失望’感到失望 。”至臻公司的代理律师陈鼎告诉Observer.com,“我们依据这个正义(最高法院的判决)提起侵权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关于苹果公司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认证的所谓独立鉴定机构的结论,苹果公司既没有透露是哪家独立鉴定机构,也没有公布结论文本 。真假难辨 。”
(小I机器人宣传图片采访对象供图)
至臻公司索赔100亿 。是网友眼中的“专利流氓”吗?
智臻公司起诉苹果的消息公布后,有网友表示不解,认为“索赔100亿”的行为涉嫌“碰瓷”和“蹭热度” 。
对此,智胜公司向Observer.com表示,网友有此想法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小I机器人”的历史和技术应用 。
“苹果使用Siri后,我们很快提起了第一起侵权诉讼 。第一次诉讼是在八年前 。从时间线上来看,专利权在先,苹果使用在后 。目前小I机器人的这一专利权的有效性已经得到确认,需要依法保护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会针对苹果的侵权行为依法维权 。”
对于网友普遍质疑的“为什么索赔100亿”,至臻公司表示,苹果侵权的事实已经持续了8年多,给己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00亿元的索赔只是“暂定计算”,“实际损失远大于本次诉讼的索赔金额” 。
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
此前,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0财年第三季度(3月29日至6月27日),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约为93亿美元 。
对于普通人来说,100亿的赔偿是天文数字,但对于苹果来说,还不到其在中国一个季度销售额的六分之一 。
(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雷)
此外,中国裁判文书网还显示,涉及至真公司的公开裁判文书只有17份,其中只有一份与苹果之前的专利纠纷有关,其余16份与专利纠纷无关 。
与苹果公司长达8年的纠纷,是至臻公司提起的唯一一起专利侵权案 。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属于“专利归属和侵权纠纷”的文件只有63份 。
哪家公司受到专利纠纷的困扰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 。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至真公司,有17份裁判文书涉及)
同时,根据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民事案件涉案财产100亿元的,案件受理费约5000万元,胜诉后的执行费约1000万元 。工商资料显示,至臻公司注册资本约为2200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