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世界性数学难题 大学数学难题( 二 )



他借着送快递的工作 , 偶尔能往大学跑几趟 , 每次遇到难解的问题了 , 他就和大学里的学生一起探讨 , 去请教数学系的教授 。由于自己没有上过正规大学 , 余建春虚心求教的同时 , 也十分羡慕那些学子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大学生活 。
当他每一次走在大学的校园 , 看着那些学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 在清风徐来的花园散步 , 在饭香飘飘的食堂吃饭时 , 余建春都感到无比的懊悔 , 为什么自己没能努力在努力一点 , 说不定他也有能有坐在大学课堂的机会 。
然而岁月不待人 , 十多年来 , 余建春跑过大大小小的学校 , 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 , 余建春更是经常出入 , 他和同学们在一起研究探讨的时候 , 经常在黑板上书写公式到忘我的地步 , 那种精神是连大学教授都自愧不如的 。

凭借着对数学的超高天赋 , 余建春渐渐不满足眼前的数学难题 , 反而将目标放在了1912年提出的卡迈克尔数上 。
要知道卡迈克尔数自从提出之日起 , 就无人能破解 , 如今早已成为了难倒众学者的世界性数学难题 , 余建春一个送快递的小哥 , 难不成还能向世界发起挑战吗?
没错 , 余建春就是这样一个醉心数学的人 。他花费了很久的时间破解了卡迈克尔数的难题 , 但始终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 毕竟没有上过大学 , 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数学 , 万一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错了 , 那不是叫人笑掉大牙了吗 。
于是余建春将他一摞厚厚的演算纸 , 寄给了很多数学系的教授 , 向他们求证自己是否是正确的 。从信寄出的那一天开始 , 余建春一直等待着教授能够给他回信 , 终于有一天余建春等来了浙江大学的一封邀请函 。

邀请函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发出来的 , 由于卡迈克尔数意义特殊 , 仅凭教授一人之力恐怕无法证明余建春的解题是否正确 , 所以教授组织了一场座谈会 , 请所有学术界的专家一同来探讨此事 。
2016年是特别的一年 , 这一年余建春的人生被改变了 。
当他走入浙江大学会议室时 ,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 看到余建春也只是把他当成了走错路的人 , 没人和他搭话 , 可是没想到余建春的身后跟着的正是蔡天新教授 ,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 原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 , 就是破解卡迈克尔数的天才 。
蔡天新教授让他现场演示运用新算法解答四道数学题 , 余建春听了 , 有点难为情 , 因为他还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过自己的数学水平 。如果讲的好了 , 那还能说得过去;如果讲的不好 , 那就是班门弄斧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那时坐在台下的除了蔡天新教授 , 还有一名副教授 , 一名博士后和三位博士生 , 他们都在翘首以盼蔡天新的新算法 。当然在这些期待中也有一些鄙夷的目光 , 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 , 自己的水平会比一个送快递的差 。
余建春犹豫了一会就走上讲台拿起笔 , 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解题过程 , 在下面的专家学者无不称奇赞叹 。他们中虽然有高学历 , 瞧不上余建春的 , 但也都被余建春这漂亮的解题思路折服了 。
起初余建春还有些没有自信 , 毕竟下面坐着的随便挑出来一个 , 那成就都可能是他这辈子无法达到的 。可是渐渐地 , 余建春又走入到了那片数学的海洋 , 他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飞舞着 , 他甚至讲得入了迷 。
两个小时过去了 , 余建春才满头大汗地停下了笔 , 黑板上他已经洋洋洒洒地推倒了好几个数学公式 。在场的专家学者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 想着余建春怎么停了 , 就在余建春怔怔地望着台下的时候 , 台下这才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

蔡天新教授评价他的算法是这样说的:
“这种新算法极具想像力 , 余建春从未接受过任何有关数论的系统训练或高等数学课程 , 一切都源自他对数字的敏感和天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