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行书、草书这3种常用字体 常用字体( 二 )


曹彰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所以在笔法上也继承了隶书的风格,如蚕头燕尾等隶书特征,这些都被保留了下来 。但与此同时,曹彰有着独特的风格 。虽然文字是独立的,但增加了笔画之间挥之不去的笔法 。和我们今天印象中的草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
即兴创作
现代草书
草书继续发展,人民继续懒惰,形成了更自由书写的现代草 。东汉书法家张芝是现代草书最早的集大成者,后人称其为“草圣” 。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张芝忠实的铁粉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父子草书得以完善,历代草书爱好者都视其为杰作 。
十七个员额
狂草(中国书法)
到了唐代,草书变得狂野起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笔法奔放,风格连续,数量众多,成为极具艺术性和个性化的书法艺术,相传张旭、怀素两人都嗜酒如命,酒后即墨,后世称之为“张颠祖师” 。
然而,草书虽然能体现书法家的个性,但由于它打破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极具艺术性,难以辨认,最终难以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 。
自我叙述
楷书既然草书不能承担文化责任,那就让楷书来承担吧 。楷书,又称真迹,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一种文体 。
北朝碑刻(386-581)
早期的楷书叫魏碑,顾名思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文 。魏碑是隶书向楷书过度的产物,至今仍保留着隶书的风格特征 。
说到这一时期的楷书,就不得不提钟繇 。如果你不是书法爱好者,可能对这个人不太熟悉,但是如果你喜欢三国,你一定听说过他儿子的名字——钟会 。没错,就是那个参与灭蜀的将军 。谁能想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
回到钟繇,他还有一个著名的徒弟——魏夫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书法家之一;此外,钟繇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弟子,名叫王羲之 。
钟繇被誉为书法史上的“楷书鼻祖”,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
申报单
唐凯
唐朝以前,文学和艺术很繁荣 。不仅有像唐诗一样璀璨的明珠,楷书在唐代也发展到了顶峰 。连皇帝都是书法爱好者 。唐太宗时期,书法得到大力推广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学习书法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于是一大批书法家诞生了 。
唐代书坛群星璀璨,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刘公权的楷书作品都是今天学习的典范 。甚至可以说,后世每一个书法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学习一些唐书 。
多宝塔纪念碑
行书你有没有发现,汉字从甲骨文到篆书的演变,写起来很复杂 。隶书虽然简化了,但还是写不快 。后来草书虽然发达,但是太洒脱容易辨认,楷书太严肃不够聪明 。
由此产生了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
楷书和草书是书写的两极 。楷书极其严肃,草书极其狂放 。相比之下,行书不要太灵活,叫行草 。用有尊严的方式书写,这叫做正楷 。很容易辨认,写字,速度,气质 。太美了!
行书很早就诞生了,但除了王羲之谁能真正发扬光大呢?在王羲之的手里,行书一直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并且一直繁荣至今 。
想必只有魏晋风流名士才能完美搭配出灵动飘逸的行书 。
兰亭序
小结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汉字开始统一,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有了统一的文字,人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出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正是响应了那句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汉字的诞生和发展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将来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 。对于几千年的华夏子孙来说,时间会流逝,生活会改变,但不变的是每一个中国人使用的汉字!
这是多么伟大的文化遗产啊!
【楷书、行书、草书这3种常用字体 常用字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