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五 )


中开展自我与自我比活动 , 使后进生不再消极、气馁 , 信心十足地应对每一天 , 优生谦虚谨慎 , 戒骄戒躁 , 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
三、在班级学生转化工作中 , 要抓得准 , 做得细 , 要有恒心 , 要乐于帮忙 。
准是指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 , 要摸准会出现过错的原因 , 把准“脉搏” ,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 。例如:好心办错事;出于好奇心而干了错事;受人唆使帮忙别人打架、偷别人的东西;自我要求不严格而违反纪律;家庭教育不良 。为此要仔细分析 , 找准病症 , 区别对待 , 因事因人而异 , 力求经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朝健康的方面发展 。细指细心 。班级德育工作在于调动学生的进取因素 , 克服消极因素 , 提高学生的自学性 , 帮忙他们择善除恶 。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 , 差生也不例外 , 只要细心留意 , 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劳动、班级活动中闪现的亮点 ,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恒是指恒心 。对转化工作要按计划持之以恒 , 长期坚持下去 , 不能热一阵、冷一阵、抓一阵、放一阵 , 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 哪怕是微小的提高 , 都要给予表扬、肯定、鼓励 , 并不断强化 。后进生毕竟因其后进 , 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落下一段距离 。为了使这个距离缩短 , 我还经常帮他们另开小灶 , 进行个别辅导 , 来帮忙他们 。先跟他们谈话 , 要他们明白教师、家长都期望他们学习提高 , 都想帮忙他们 , 而只要他们自我加倍努力 , 教师和家长都相信他们同样会成为好学生 。另外在课堂上 , 对于一些预知的疑难问题 , 师生共议解决后 , 我还异常叫他们起来复述 , 进行难点突破、巩固 。而课堂上没解决的 , 课余再补 , 利用放学后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 , 他们进行个别补习 。由于长期如此 , 有些学生乐意配合教师的行动 , 他们学习也在慢慢地提高 。
让学生教育学生 。教育孩子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 , 理解孩子的心理 , 决不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 。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 , 但在孩子眼里却是真实和正确的 。大人教育孩子时 , 总喜欢摆大道理 , 大谈自我的想法和体会 , 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理 , 让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效 。一次有两个学生打架 , 我很耐心地摆出一些道理和事实教育了他们一番 , 让他们明白打架的坏处和弊端 , 我认为这一次教育对全班同学来说是十分深刻的 , 但没过两天 , 又有另外两个学生打架 。我很气愤 , 但我认为如果再批评一次也起不了作用 。我将前两天打架的学生叫到跟前 , 让这两位学生将当天打架的情形和感受与他们分享 。这两位同学很留心听他们说 , 听后深有感触 , 并互相道歉 , 许诺以后不打架 , 使这两位同学确实受到深刻的教育 。
在教学上 ,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 我首先从自我做起 , 改变观念 , 努力改善课堂教学 , 做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好课 , 做好课前准备 , 上好每一节课 。
二、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提高学生的自学本事 。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 学习谈不上自觉学习 , 抓学生坚持预习的习惯 , 学生借助课后思考题 , 使用工具书 , 查阅资料 , 扫清学习上的障碍 , 做到勤检查 。培养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 , 修改文章和订正作业的习惯 。
三、优化教学方法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今日 ,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语文素质的教育的主阵地 , 运用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导学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学期尝试用了多媒体教学 , 借助网络 , 制作了简单的课件 , 上好课 。课堂上 , 想方设法让学生经过眼、手、口、脑各种活动 , 获得学习的乐趣 , 培养健康的个性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 训练为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 , 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 。读的过程中 , 读出适当的语气 , 重视让学生默读 , 让学生在读中思考 , 从而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情趣 。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 , 强调学生本身进取参与、吸收 , 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 。所以 , 当学生对新知识疑惑不解 , 产生问题时 , 就要抓住时机释难 , 解决问题 。讨论理解这个环节就是为了激励学生进取地投入学习 。一节课就四十分钟不可能让学生一个一个说 。于是我就组织各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有同桌讨论 , 有小组讨论 , 有师生共论 。这样就使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有了说的机会 , 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本事 。课堂上腾出时间去说、去写 , 学会探索 ,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常言道:“眼过千遍 , 不如手过一遍 。”经过巩固读中学到的知识 , 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 。课堂上人人动手 , 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 又可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课内和课外结合 。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 , 得益于课外 。学生能够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 。鼓励学生读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 。经过课外阅读 , 能够扩大视野 , 丰富词汇 , 增长知识 , 并要求把好词好句摘录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