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避险常识 中小学地震应急常识( 三 )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 。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
别想那么多,要是2012那样就不用逃生,等死就行了:)
还是来点实际的方法: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
加固睡床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不要回到教室去 。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 。
专家们认为:
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地震应急避险常识 中小学地震应急常识】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
检查和加固住房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
避开人流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
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
一、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