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怎么养 养蝗虫( 三 )


⑷保持棚内干净 , 1-2天清棚一次 , 以防疾病发生 。
四、蝗虫是灾害性昆虫 , 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 , 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 , 增加农民收入 , 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 , 形成了潜在危害 。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 ,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成规模的养殖 , 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 , 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 , 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 , 并配有农药喷雾器 , 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 , 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 , 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 , 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 。养殖户不想养殖了 , 应提前做好准备 , 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反养殖棚撤掉 , 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 , 未成虫之前 , 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 , 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 。养殖户在秋末之前 , 决定不在养殖了 , 必须在9月10号之前 , 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 , 或用农药杀死 , 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 , 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 , 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
问题六:蝗虫该怎么养?蝗虫养殖 *** :
【蝗虫怎么养养蝗虫】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 , 先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 ***  , 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 。这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 , 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 , 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 。土质更好采用砂壤土 , 此土不易结块 , 便于产卵和取卵 。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 , 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 , 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 , 养1万只 , 用15平方米即可 。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 , 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 。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 , 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 , 挂于棚架上 , 底边埋于地下 , 留下门口 。门口上安上拉锁 。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 。为了保温或防雨 , 棚外可罩塑料布 。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 , 可不罩塑料布 。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 , 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
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
在气温达到25~30℃(5月上旬)时 , 即可孵化 。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按2:1 , 含水量10%~15%) , 铺于2~3厘米的器皿中 。之后 , 将蝗卵布均于土上 , 卵上盖约1厘米厚的土 , 器皿上再上层薄膜 。每半天检查一次 , 发现幼蝗后 , 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 。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 , 孵出全部幼蝗 。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 , 但食量很少 。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 , 温度更好能控制在25~30℃ , 光照在12小时以上 , 湿度保持15%左右 , 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蝗虫最活跃 , 喜食 , 有利于生长 。飞蝗喜欢群居 。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 , 脱一次皮即为一龄 。壮的脱皮快 , 弱的脱皮慢 , 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 。3龄以上飞得特别快 , 食量逐步增大 , 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 。另外 , 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 , 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 , 体质又很软 , 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 。3龄以上蝗虫可加喂麦麸 。1~2天清棚一次 , 保持棚内干净 。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 , 即成长为成虫 , 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 。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 , 开始交尾 。此时的飞蝗很肥壮 , 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 , 其他蝗虫可到市场销售 , 时间在7月初为宜 。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 , 腹部逐步变得粗长 , 黄褐色加深 , 雄蝗则呈现鲜黄色 。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 , 以利于雌蝗产卵 。如棚大飞蝗少 , 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 , 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 , 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 。棚内相对湿度保持15%左右 , 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 , 应认真供足 。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 。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 , 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 , 以此穿土成穴产卵 。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 , 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 , 将卵围成一个卵块 , 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