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高一优秀作文800字( 三 )


傅雷家书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5
尽管已读完一遍,我还是忍不住翻开《傅雷家书》 。恍惚间,傅雷从书中走来 。窗外的阳光落在他身上,散射出金色的光辉……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期写给傅聪与儿媳弥拉的家信(主要是傅雷写给傅聪的),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傅雷家书》中,既有对傅聪生活细节的纠正,也有关于艺术的探讨,更有傅雷对傅聪为人处世的叮嘱教诲 。文笔虽朴实无华,却依然能感动读者,引人深思 。
在这百余封家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傅雷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反复强调 。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傅雷在1955年12月21日早晨写给傅聪的信中说:“必须有不怕看自己丑脸的勇气,同时又要有冷静的科学家头脑,与实验室工作的态度 。唯有用这两种心情,才不至于被虚伪的自尊心所蒙蔽而变成懦怯,也不至于为了以往的错误而过分灰心,消灭了痛改前非的勇气,更不至于茫然于过去错误的原因而将来重蹈覆辙 。”傅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中国杰出的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常常说自己为祖国做的贡献不够“看到内地的建设突飞猛进,自己更觉得惭愧,总嫌花的力量比不上他们,贡献也比不上他们 。”(摘自1956年6月14日下午4时傅雷给傅聪的信)
“批评与自我批评”说着容易,但真正像傅雷那样做得到,做得好的人并不多 。记得第三次月考后,我的语文就暴露出许多问题 。但由于语文整体分数还过得去,我就只是象征性的反思了一下,敷衍着写了个努力计划,便让此事不了了之 。结果这次期末考,我的语文差点没上A 。平时听他人的建议,有时也心不在焉 。读了傅雷的话,对比我自己的表现,真令我感到惭愧 。
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在于自己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或发现了缺点不及时改正 。当你发现了缺点并及时改正,你就前进了一步 。傅雷就是这样不断地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得像傅雷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别人合理的批评,并对自己“多挑刺”,勇敢、冷静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缺点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
傅雷家书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6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那么我想说“傅聪的修养若是最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开花的树木” 。在事业上,傅雷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 。
在这伟大的父爱背后,在一封封信的千言万语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故事的背景 。在最开始,傅聪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和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张而显得焦急的口吻 。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 。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现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单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评,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其实就相当于坐牢) 。
傅雷当时的心境一定是复杂、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 。可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最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热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承担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
傅雷家书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7
傅雷的朋友施蛰存先生曾这样评价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 。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理想的人物 。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