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与冯寿贞,一直保持着这份地下情,直到康熙六年(1667),冯寿贞相思成疾,加上谣言纷纷,于是病入膏肓,闰四月时去世,终年33岁 。
朱彝尊入赘冯门后,一直过着贫困落魄的生活,才人失志,甚至不被家人谅解,其心情之寂寞悲苦,可想而知 。而冯寿贞独能爱其才华,甚至以身相许,这份感情虽不被世人认可,但无疑是朱彝尊困苦人生中的一点亮光 。

文章插图
康熙八年(1669),朱彝尊写了长达两千字的《风怀诗》,来记述这段感情 。晚年,朱彝尊已是一代诗宗,成为清代词坛的领?,他在编自己的诗词文集时,朋友劝他删掉《风怀诗》,因为如果没有这段违背世俗伦理的爱情,以他的成就,死后有资格进入孔庙,享受春秋祭祀 。朱彝尊却说:“宁拼两庑冷猪肉,不删《风怀二百韵》 。”
朱彝尊还将自己写给冯寿贞的八十三首爱情词,编成《静志居琴趣》,“静志”,就是冯寿贞的小字 。《静志居琴趣》八十三首,是古今爱情词中的佳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说:“惟《静志居琴趣》一卷,尽扫陈言,独出机杼 。艳词有此,匪独晏、欧所不能,即李后主、牛松卿亦未尝梦见,真古今绝构也 。”叶嘉莹也称赞其是“自从中国文体中开始有艳词以来,所一向未曾有过的作品” 。
三
《桂殿秋》一词,是回忆冯寿贞豆蔻年华时的往事,那时,他们已经互生情愫,但在家里,也要互相回避 。
顺治六年(1649年),为了躲避战乱,朱彝尊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全家人共处在一船上,朱彝尊与冯寿贞,便有了朝夕相对的机会,二人心意相通,却又不能明言 。
思往事,渡江干 。干,即岸,江边 。回忆往事,想起了当初全家人在一条船上的情景 。
青蛾低映越山看 。青蛾:形容女子眉黛 。越山:嘉兴地处吴越之交,故云 。那时,小妹的眉黛,倒映在江水中,跟吴越的青山交相辉映,清秀好看 。

文章插图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舸(gě):小船 。簟(diàn):竹席 。衾(qīn):被子,轻衾即薄被 。
那时,我们一起睡在小船里,垫着竹席,盖着薄被,听着外面萧萧秋雨,彼此心意相通,却又碍于世俗人伦,不能捅破感情,只能各自体会这秋天的寒意 。
这首词写出了一种极暧昧的情感,在这艘小船里,两人互相爱慕,眼波流转,都是彼此的情意,但却又不能明言,寒风袭来,他们睡得那么近,却不能彼此相拥,这种克制而又浓烈的情感,让人欲罢不能 。
这样的情感,确实是此前词人未曾写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