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二 )


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
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 。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
3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是什么? 元曲著名的四大家考生应该听过,那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又是什么呢?还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是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是什么?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更大,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 。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
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更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 · 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
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
郑光祖: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
4元曲四大作家及作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
1、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
2、白朴的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等 。
3、郑光祖的代表作:《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4、马致远的代表作:《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等 。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1、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
2、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_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
祖籍_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 。
3、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