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常识十条 地震防范及自救常识( 五 )


4.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
5.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
6.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
7.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
8.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
扩展资料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1.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 。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 。其次是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
2.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大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地震措施
一、时刻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
(1)地震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做到不被谣言蛊惑 。
(2)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 。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
(3)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 。
(4)自驾车要注意行车路线,汽车内要储备应急物资 。不要去地震灾害易发的地方,尽量少去 。
(5)家庭要储备一些食品、电筒,水源等应急物质,经常更换 。
(6)加强学习一些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在心理上要有不害怕的准备 。
(7)平时多留意,大自然的异常现象,但也不要过于疑虑 。特别是农村地区,更容易开出端倪 。
二、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如果形成途中,平地,就是开去开阔地带停留,靠边停车;桥梁隧道,就要快速离开;离开车辆时候,注意周围物体;如果外面危险物体较多,可能在屋内比较安全 。如果在屋里,如果是高楼,10楼以上,想跑下来,估计至少要30秒以上,也许不动可能还比较安全 。是就地躲藏,还是跑出去,要看具体情况,要事先想一下 。学校医院工厂的疏散,关键看各部门平日的应急预案,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也要看具体情况 。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 。先救命,后救伤 。这是一个原则 。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 。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珍惜生命,有爱心 。
(4)特殊情况要注意救援等待方面主动作为 。
扩展资料
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 。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
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
遇到地震不惊慌,镇静听从老师教 。
先后有序慢慢走,不抢不挤好宝宝 。
来到操场有秩序,一个一个往外跑 。
记住地震小儿歌,一定一定要记牢 。
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原则是尽快缩小目标并使身体保持在结实的屏障之下,以免被击中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震自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