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随笔地震小常识( 二 )


五、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
扩展资料:
地震的前兆
一、地下水异常
1、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
2、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
3、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
4、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
二、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1、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
2、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
3、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
三、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 。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
四、地声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
五、地光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 。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地震
地震时要注意哪些:(1)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
(2)躲在面积比较小的空间(如厕所)或墙角 (3)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
(4)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5)如不幸引发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 。
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 。
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 。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
(7)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8)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 。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 。
要相信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地震的应急措施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