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预判中,只有这样一个工程才能解决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带来的真正问题,“这不是楼,而是生命模式” 。

文章插图
▲德州太阳谷项目
当黄鸣为此投入所有身家,也意味着放弃其他机会 。
然而,他的太阳谷雄心展露之前,另一种太阳能利用形式——光伏业已经开始发展 。
与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阳光将水加热不同,光伏则是先将太阳辐射通过半导体转化成电能,再加以利用 。
自2000年无锡尚德创立,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且不断被 *** 扶持,而黄鸣则对此不以为然 。他在公开场合三番五次地强调,*** 补贴未必利好行业,并坚持不涉足补贴的市场 。
2005年,尚德上市,施正荣一跃成为中国首富,媒体就此采访过黄鸣,黄鸣这样回应: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我是光热,他是光电,光热和光电是两个行业,光热行业热利用的成本是1度电1毛钱,光电行业热利用1度电是四块到五块 。”
在黄鸣眼里,“施正荣只能算是学生”,光伏和光热不搭界,根本不构成竞争 。
其实,早年间光伏行业还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之前,黄鸣的两位副手曾力主进军该领域,被黄鸣否决后,两人愤而辞职 。
自始至终将重心放在光热,孤注一掷太阳谷项目,这一次岔路口的选择,让皇明幸运地避过了后来光伏泡沫破灭后大面积亏损的噩梦,也让皇明滑向另一个深渊 。
梦想如此宏大,但对于一个年利润不过亿元的企业,何以有胆量撬动13亿的工程?
这背后少不了地方 *** 的支持,作为地方的“金疙瘩”,德州 *** 从政策到资金全方位给足照顾 。据当时媒体报道,仅2011年,德州 *** 就通过税费返还的形式给了皇明8000多万的补贴 。
所以,当第四届太阳能大会定在德州召开,太阳谷项目的上马水到渠成,这座宏伟的太阳谷作为成果向世界展示,不仅是皇明的成绩,也是德州的政绩 。
3天大会过后,大部分会场建筑资产就转移到了皇明旗下,计划中本该被皇明收入囊中的,还有运作大会而低价斩获的3000亩德州土地 。
不过,尽管借环保之名且有官方护航,骂声已陆续出现:
“披着新能源外衣做房地产买卖,黄鸣变了 。”
【3】
如今看来,如果没有那一场巨变,皇明或许能续命更久 。
2012年1月,山东官场发生地震: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涉嫌严重违纪、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被“双开” 。
黄胜的落马迅速对山东政商界形成巨大冲击波 。
同年6月,皇明集团出现在IPO中止审查的名单里 。
从2007年开始,黄鸣就开始规划皇明上市 。这一次败北,官方给出的中止审查理由是:皇明集团“非经营性资产过大”和业绩持续下滑,不适合上市 。
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不是皇明冲击IPO失败的真正原因 。
黄胜这把庇护伞的倒台,才是根本 。
外界的质疑并非没有根据,黄鸣在不同场合强调,自己与曾长期主政德州的黄胜“感情很深”,黄胜是皇明的恩人,现在虽然落了难,不会落井下石 。
黄明与黄胜的关系已不是什么秘密 。后来的 *** 息显示,2008年,刚升任山东省副省长的黄胜就收受了黄鸣30万元的贿赂 。2011年,与黄胜有紧密关系的人相继被调查,黄胜之妻严茜子又将这笔钱退还给了黄鸣 。
当然,这次IPO失败原因中的“非经营性资产过大”和业绩持续下滑也所言不虚 。
太阳谷和配套地产项目“蔚来城”耗资惊人,为缓燃眉之急,黄鸣动用了股份公司的3亿多元投入其中 。2011年9月末,皇明的投资性房地产高达5.8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的15.7%,而核心的热水器业务却越来越不赚钱 。
这个打着新能源旗号的“蔚来城”建成后,入住情况并不理想,价格高出当地均价1.7倍,成了德州最贵楼盘,老百姓并不买账 。

文章插图
▲皇明“蔚来城” 来源:皇明官网
号称应用了37项可再生科技、130种高科技,寄托了黄鸣所有梦想的太阳谷,一步步将皇明拖进深渊 。
中止审查给皇明造成重伤,但这已不是皇明之一次IPO惨败 。2010年,皇明就计划登陆国内A股市场并开始接受上市辅导,却遭经销商郭建琴实名举报“偷税漏税” 。
郭建琴在采访中状诉皇明集团的强势,用强行搭配、经济制裁、断货等 *** 强迫经销商必须推装皇明的原装配件 。每次跟皇明签完合同,合同都会被收走,经销商手里没合同,出了问题也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