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小知识 幼儿园的防震安全教育小知识( 四 )


四、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
五、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
扩展资料:
地震的前兆
一、地下水异常
1、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
2、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
3、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
4、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
二、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1、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
2、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
3、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
三、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 。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
四、地声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
五、地光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 。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地震
(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 。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开间的室内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 。主震后应迅速撤离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 。要注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 。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 。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 。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椅子下,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齐拥向出口 。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 。正在运行的车辆因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
(4)如果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
(6)在家的话,找到承重墙的角落是最安全的,或者躲到厕所.厨房等小的地方.
(7)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跑到阳台,因为阳台下面是没有支撑物的,反而是最危险的地方.
(8)不要想到逃生就跑到电梯里,地震时,就会停电,你可以想想后果..
(9)不要慌乱,保护好头部,最好用一个水桶罩住头.
希望对你有用..
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
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 。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 。
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 。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如果内学校教室为砖平房,地震时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 。
远离的学生可就地躲在桌椅下面或靠墙根趴下避难 。住在高楼里的学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迅速躲进走廊等跨度小的空间 。
同时,大多数学生应就近躲在桌子下面,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 。
活动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