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 的灵感来自“运行日志” 。在计算机领域,系统在运行中崩溃异常时,程序员会寻找相应的运行日志了解问题,寻求解决 ***。小组成员得到启发,认为可以“对每一次情绪波动进行总结控制” 。
情绪来的时候非常迫切,夹心抓住身边的纸笔就开始写 。记录散落在不同的本子上,总共积累了五六十条 。她写下朋友刺伤她的那句话:“你不被很多人喜欢”,再写下急救措施:“叙述完就先放下吧,该认真规划自己的 2021 了”,对策马不停蹄地跟上:“开拓自己的交友圈,去找到能真正认可我的朋友 。”

文章插图
情绪来的时候非常迫切|GIPHY
小组成员松子的运行日志更为详尽 。她也自认为是高敏感人格 。初中时,有朋友经常在不同场合暗示她的身材不好,“班主任在挑你的班服时,特意说了要做大一点”,那位朋友当着松子和其他人的面说 。松子陷入长久自卑,高考后至今,控制饮食都是她人生的主要目标 。
【菜心caixin】
但食欲总在压抑中爆发 。去年中旬,松子去亲戚家吃饭,午餐后大人在其他房间打牌,她一个人在房间吃零食:薯片、雪糕、牛奶、酸奶、酱菜、卤菜、牛肉干……松子机械地往嘴里塞,然后是晚饭,以及晚饭后的零食 。胃仿佛要爆炸,不得不要母亲一起帮忙控制才能停下来 。

文章插图
暴食|GIPHY
松子被自己吓到,从那之后,她把情绪性暴食写入日记 。最初是只记录吃下的食物,后来开始记录吃之前的环境,是否抓住了停下的契机 。“运行日志”有了效果,她总结出容易触发暴食的契机,比如灯光很暗,手边零食很多,或不太愿意写论文时 。现在的她能在刚要暴食时想起之前的难受体验,根据她自己的统计,有 20% 的几率,她能成功放下手中的食物 。
其实无关 AI,“运行日志”是一种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规操作 。相较于其他计算机程序,AI 的特色在于它对人类大脑的模拟 。上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提出最早的“人造神经元”模型,它接受多个输入,经过算法和参数的设定,产生一个输出,像大脑神经末梢感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后产生电信号那般,进行“思考” 。
除了输入与输出,人造神经 *** 的搭建还需要权重(不同节点之间的连接强度)、阈值(决定结果是否可输出的门槛)和多层感知器的结构 。层数、每层之间的连接方式、算法、阈值等都需要人类主观给出,实践中,往往需要人们大量尝试调节,才能找到让输出结果最精准的参数组合 。
松子会用类似的 *** 训练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以进食为例,她给食物划分不同维度:热量、营养、食物可获得性、当下身体情况,每个维度的满分 5分,综合相加后评分超过 12 分,达到阈值了,松子才会执行吞下的指令 。

文章插图
她给食物划分不同维度|站酷海洛
此外还有外卖、睡眠等一系列决策图,有的还进化到 2.0 版本 。她将这些决策图设为屏保和***聊天背景,但在实际运用中老忘记参考,手机屏幕和图片的尺寸也不匹配,一个月后便换掉了 。但松子仍觉得这个训练有意义,“这些量化的标准已内化到心中,为日常生活的决策增添了方向”,她说 。
参数调整好后是部署执行,在小组的语境里,这包含“条件触发”和“自动化” 。
组员思江“去社交”的触发条件是“必须在学习计划完成,由我发出邀约后” 。她有一套严密而固定的学习计划:吃饭 20 分钟,马上去空教室学习,每天必须去图书馆,每天必须跑步四公里 。各种社团活动都会被当作干扰因素排除,不接受临时邀约,只能是自己把一切计划做完了后,再去主动邀约朋友 。

文章插图
2020年,她总共看了156本书|GIPHY
“不仅仅是做计划,而是让自己成为某种计划的一部分,寻求对自己生活可控的更大化 。”思江分析自己的动机 。她的父母都是高知分子,她也强烈渴求着学业上的成功 。应试教育中习得的计划式作息让她安心,她严密控制着自己,取得了一些成效 。2020 年,她总共看了 156 本书,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坚持着每天学习 11 小时,一如往常 。
夹心给自己的设定是自动执行任务的“AI”,任务在早上 6 点开启,她必须起床、掀被子、穿衣、穿鞋 。实在不想起了,设定里有 5 分钟的空档,用于“AI”在脑海中模拟起床后的流程,夹心会趁这个空档再眯一小会 。起床后,多程序设定开启,夹心需要在刷牙的同时完成梳头和整理书包,还要边吃饭边运动——不坐下,吞咽的同时动一动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中国煤炭储量世界排名
- 天目青顶东坑有机茶 天目青顶
- 投实心球技巧 实心球技巧
- 蔡依林好听的歌曲 蔡依林好听的歌
- 似字组词大全 似字组词
- 醒的组词 型的组词
- 互吻打一字谜答案 互吻打一字
- 有关蛇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蛇的成语
- 快活的反义词是什么 快活的反义词
- 泡沫箱密封的生蚝要不要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