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微信删除的*** 恢( 二 )


唐朝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现并非偶然,正因为唐朝的女性地位较高,突破了很多时代的限制才会有女皇帝的出现 。唐朝的教育中没有对女性的贬损,有关受教程度也多和家庭财力相关,所以虽然女性的普遍受教程度仍不如男性,但仍要比其他时代的女性高很多 。后代虽然也有很多才女贤女,但多受到礼教的约束,越受教越封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唐朝的女性看起来则更喜欢外出,她们有社交自由,也不惧抛头露面,她们踏春、扫墓、逛灯会,就像男性一样自由交际 。

恢复微信删除的***  恢

文章插图
唐朝女性在婚姻与恋爱方面,总体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但相比较其他朝代而言,唐朝的女性在婚恋方面能够得到父母家人更多地尊重,有更多的自由社交空间 。经常能在唐朝的传奇小说中看到唐人自由恋爱的故事,有些故事还被诗人写进唐诗中 。
在婚姻方面,父母也能够让子女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时候还会和子女商量着来 。唐玄宗时期著名宰相李林甫经常在家办公,他在墙上开了个洞,就是为了方便给自己的六个女儿招婿 。当有年轻后生来奏事时,便让女儿们在墙洞后查看,有相中的就去找人说合 。而离婚则更显示出了唐人对女性的尊重,在敦煌出土的大量文献中,我们发现了唐朝的离婚协议书模板——放妻书 。在书中的字句之间体现出的不是冰冷的财产分割与决绝,而是诸如,“二心不同,难归一意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等词句,透出温情与祝愿 。当然这类放妻书有可能是此类文书的模板,大家千篇一律,并不一定如书上所写得那样,充满温情与含蓄 。但是从这类模板中可以看到,唐朝的价值观体现出了对女性的尊重,相比后世的休书而言,所强调的是感情不和、难以生活,并非站在男人的立场指责女性将过错全都指向女性 。
唐朝文化来自之前的北朝游牧文化和南朝华夏文化,唐朝的女性则多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 。北朝的女性爽快豪迈,男女分工并没有固化,女人不仅能做主,还能帮丈夫办事 。至少在安史之乱前,唐朝对于女性的价值观依旧受到游牧民族的文化所影响,而在这场大乱后,儒家开始反思整顿思想,旧价值观逐渐被推高,社会制度开始紧缩,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走向下坡 。
日本的唐朝基因
【恢复微信删除的***恢】唐朝是当时亚洲东部人们所认为的世界中心,各国使者蜂拥而至,前来学习的人们也是多得数不胜数 。比起其他国家而言,日本就像一块干透了的海绵,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留学僧向唐朝吸收一切营养 。鼎盛时期一个遣唐使团就有五六百人,当时的造船与海航技术还很差,遣唐使每次出行都冒着生命危险,说不定就葬身大海 。
当时的日本非常落后,经济、文化、制度远远落后于唐朝,日本当时的国策就是集中全力输入文化产品,把任何可以转化的物产都变为等价物来交换书籍等物品 。大量唐朝典籍被引入日本,进而促使日本形成自有的文化体系 。
现在去日本,尤其是京都、奈良等地方,那里的文化风貌很容易让国人联想到唐朝 。尤其各种寺庙建筑,透着唐朝建筑的壮丽与包容之美 。而在各个方面日本也保留了唐朝的影响,比如现代日语中也保留了很多中国古语言,比如日语的语音有“吴音”和“唐音”之分,一种是唐朝以前中国江南地区的语音,一种是唐朝洛阳地区的语音 。在日语中一些同一个词语有多种读音的现象就是“吴音”与“唐音”的不同读法 。还有日本的传统服饰“和服”,追溯到唐朝壁画也可看到端倪,一些样式传到日本被改良后,露出了脖子的线条,收紧了腰线,束紧了衣服配上唐朝的木屐,走起路来像柳条一样摆动 。这种改良符合了日本人的审美需求,也创造出了他们的民族服饰 。日本对中国的崇尚,在民间还有一些传奇故事,比如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骑马跨海到日本成为了统治当地的武士,还有在马嵬坡被缢死的杨贵妃逃出乱世东渡到了日本等故事 。“杨贵妃东渡”的故事最能体现出日本人对唐朝的追求,他们不愿相信杨贵妃已死,而更愿意相信她来到了京都的寺庙中化身成观音的美好愿景 。
通过目录我们能发现,书中主要内容虽然讲的是唐朝,但是却在方方面面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比如唐朝的资料中对日本遣唐使方面的记载并不重视,当时也并没有视日本有多特殊,但当我们现在结合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的问题去研究这段历史时,实际上是现代人对于唐朝价值的再度挖掘 。一个世界性的唐朝,一个中国历史中最荣耀的帝国,值得我们对它不断地研究和了解 。(洪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