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盈利模式,京东盈利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二 )


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京东新增超过4倍的中小品牌参与了京东“双11”,新增超过30%的中小企业与京东实现供应链协同 。京东为中小商家节省78.5%的基础运营成本,助力新客转化率平均提高4倍、库存周转天数平均同比下降4.2天 。
而对于与消费者距离更近的线下门店,京东则提供小时级送达的极致购物体验,帮助商家布局全渠道的发展 。以京东超市为例,京东超市目前链接超3万家线下门店和沃尔玛、华润、永辉等370多家商超,通过打通线上流量和线下商品池,商家能够获得更广范围的用户 。
不只是渠道上,京东也在营销层面赋能线下 。今年“双11”期间,京东全渠道项目与品牌、商家三方合作,实现了联合利华、宝洁、十月稻田等超8000家品牌8倍的成交额增长 。
由此可见,京东在一些短期无法见到效益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坚定地保持投入,其战略意图不只是瞄准现有业务的降本增效,或者构筑竞争壁垒,而是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面向未来的增长新动力 。如今,这些具备长远、普惠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正帮助京东在电商行业的存量时代稳健发展 。
核心能力穿越经济周期
业界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与消费增速放缓的新周期,京东GMV(商品交易总额)和消费者黏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优质的物流体验 。
为了支撑、推进智能供应链和云服务等落地,京东体系自2017年初便全面向技术转型,其研发投入不仅限于企业自身和供应链的升级,更聚焦基础技术研究,致力于提高技术创新应用的产业价值和长期社会价值 。
当下,京东正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能力,助推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今年三季度,京东家电专卖店已经覆盖全国超60万个行政村;2021年“双11”期间,京东农产品销售额达300亿元,产业带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 。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目前京东云已为北汽、中联重科、陕煤运销、三一重工等1500多家大型企业、超152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数智化技术服务,加速“数实融合”的规模化产业落地 。
长期的技术投入也在给京东带来回报 。三季度,京东宣布与英伟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的探索研究院已经联合英伟达建成全国首个基于SuperPOD架构的超大规模计算集群——天琴α,同时二者将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大规模并行训练、自动化机器学习、大规模推理加速、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 。
此外,京东信息安全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一项高危Android 11系统漏洞链,并第一时间向Google等企业提供漏洞并协助修复,该发现有效避免了安卓用户隐私安全受到威胁 。
这些都意味着,在核心技术与基础研究领域,京东已处在稳定上升期,有望为公司应对变化加剧的复杂市场环境提供长期保障,并为京东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
正因为如此,谈及本季度的表现,京东集团总裁徐雷表示:“基于我们业务的稳健发展,以及技术和供应链上的核心能力,京东打造的独特商业模式使我们对业务运营有很强的掌控力 。这是我们穿越经济周期的有力竞争优势,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价值 。因此,消费者和商业伙伴更加信赖京东,也使我们第三季度能够再次超过国内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京东将继续为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尤其是我们每天紧密合作的数百万中小实体企业创造价值 。”
而独特商业模式、全渠道零售与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也让京东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时的核心标的之一 。高瓴、桥水、老虎环球基金等均在2021年三季度增持或重仓京东,其中高瓴的增持比例达到29% 。此外,京东港股将于2021年12月6日起纳入恒指成份股,在恒指中的权重为1.54% 。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金华号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