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我想成名、想当作家、要拿双份工资,不务正业,我是空调工,运行时坐在值班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看一些科学或文学书籍被认为是干私活,而那些织毛衣、修自行车的没人管”
.......
“再说创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干的,哪来什么双份工资?我经常利用上下班时间,或者是去食堂的路上背古诗,人家却说我傲慢、不理人”
.......
“我看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青年人,反倒没招来这么多指责,为什么努力学习的人要承受不白之冤?难道非得大家一起去要饭才好吗?”
创作之路的转型郑渊洁后来之所以脱离纯文学的诗歌创作,决定投身于儿童文学,还是受到一个小胖男孩的影响 。

文章插图
那一天,郑渊洁照常去到书店买书,却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书店里哭 。
他好奇之下,就上前去询问,小男孩说他想买一本叫《动脑筋爷爷》的书,但是跑了六家书店都没有卖 。
这话好似击中郑渊洁内心的某一处,偌大一个中国,居然找不出几个给孩子们写书的人 。
郑渊洁本身就很喜欢小孩,经过这一事后,他就决定做一个为孩子们写书的人 。
不过,一开始他也没找准自己的创作方向,他并没有写童话故事,而是写儿童诗 。
很快他就发现,孩子们对诗歌是压根就不感冒,在经过一番调查后,他这才知道,哦,原来孩子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科幻小说啊 。
这可就让郑渊洁皱眉头了,在给叶永烈的信里,他是这么说的:
“这下我可就为难了,因为我的科学知识非常贫乏,名为初中毕业,其实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
虽然郑渊洁的科学知识十分的贫乏,也没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不过他也在努力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

文章插图
1978年的年底,他的一篇儿童科幻小说《舅舅的手表》发表了,不过,却没引起多大的反响;后来虽然也陆陆续续的发布一些类似的题材,但这块短板始终还是难以弥补 。
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稍微挪一挪或许还是死路,那就再挪一挪; *** 一挪,思路全活 。
于是乎,他选择了创作童话这一条路 。因为写童话故事,只需要想象力,而不一定硬要求科学知识 。
有时候这人吧,常常在固步自封的圆圈里迷茫,似乎前路就是一片白茫茫,伸手黢黑不见五指,其实有时候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郑渊洁的文学创作之路:现代诗歌—儿童诗歌—儿童科幻小说—童话故事 。
直到第四步,他才最终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所以啊,这人就得先走出去,在行动中不断调整步伐,修正自己的方向 。
1979年的9月15号,24岁的郑渊洁发表了自己的之一篇童话故事《黑黑在诚实岛》,这篇文章刊发于《儿童杂志》上面;后来,他大多数的童话作品,都在这本杂志上进行刊发 。

文章插图
1981年,郑渊洁的人生迎来了转折,他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郑渊洁也就顺利地跳槽到了这个出版社旗下的《儿童文学》,当了一名编辑 。
不久之后,他又被北京市文联给看上了,把他要了过去,在文联所属的《布谷鸟》杂志工作 。
1985年,郑渊洁创办了《童话大王》杂志,专门刊登自己的童话故事,在往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是这本杂志的唯一撰稿人 。
郑渊洁的作品总字数超过了两千万字,他创办的《童话大王》,总的刊印数量逾亿册;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孩子们给他写信,为了装这些信,郑渊洁还特意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 。
后记舒克和贝塔、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这些都是出自于郑渊洁笔下的童话形象 。
郑渊洁的成功,在我看来,具备了这两点:
1、知道自己的特长,并能适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向;
2、长期不懈的努力,坚持 。
或许,做到上面这两点,一多半的人都是会成功的吧;而剩下的人,也就如同我这般:半夜鸡血大路千万条,早起依旧只剩命一条 。
推荐阅读
- boloni博洛尼 boloni
- 银边黄杨和金边黄杨的不同
- 注册100万的公司需要多少资金 注册资本可以随便填吗
- 新车5万左右的有什么车好 五万以下的车哪款好
- 郭敬明身高到底有多高 郭敬明到底有多高?
- 社区活动方案实施【10篇】
- 孕妇梦见各种绿色蔬菜是男是女 出行的孕妇梦见各种绿色蔬菜
- 工资8000却有4000是绩效工资 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的区别
- 熬姜水的正确做法用什么锅 熬姜水的正确做法
- 买新车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买新车需要注意什么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