⑺了解24时记时法,会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时间的相互改写,会进行事情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
2、空间与图形 。
⑴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 。理解周长的含义 。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
⑵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
⑶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
3、统计与概率 。
⑴参与从袋里摸球、往袋里放铅笔等实验活动,经历在这些实验活动中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处理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简单的条形图(1个格表示1个单位)表达统计的结果 。
⑵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 。会用“偶尔”“经常”“差不多”等词语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
三、渗透情感、态度教育:
1、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
3、通过阅读教科书中“你知道吗”栏目和有关书籍中提供的资料,通过电视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初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和自然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感受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初步接受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
4、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并作出认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
6、按照预设的可能性设计简单的活动 。
五、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高,让老师很放心;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理解力差,导致成绩很不理想 。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七、教学进度:
内容 课时
一、除法 9课时
二、认数 5课时
三、千克和克 4课时
四、加和减 7课时
五、24时记时法 3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七、乘法11课时
八、观察物体 2课时
九、统计与概率 4课时
十、认识分数 3课时
十一、整理与复习 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方面:
青岛版第五册数学教材包括四大版块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
推荐阅读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最新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年度教学计划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教学计划
- 一年级字母表 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些什么?
- 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困惑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期末总结 六年级数学教师期末教学总结
- 初二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湘教版 初二上册地理教学计划范文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师七年级教学计划
- 讲组词两个字一年级 讲字组词
-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 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