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学生读后感三
最近再一次看完了余华的《活着》 ,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时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以至于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 当时的感受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 只是依稀记得一点点感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历程 ,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老人牵着他的老水牛走在夕阳下的情景 , 我不为他感到悲伤 , 我自己很平静 。这个暑假我突然又很想看看这本书 , 这次是断断续续看完的 , 看完后仍然是一种静谧 , 一种对大自然对生命的静谧感 , 时光就那样就躺着 , 人的生命也一点点消耗着 , 谁也逃不了最终的结局 , 都会这样静静地离开……
书中的故事的确让人有一种悲痛 , 甚至说是一种苦难 , 但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确让我们感到平静 , 几乎没有大喜大悲 , 就是一位老人在话家常 , 讲述家人的故事 , 他们曾经生活过 , 然后他们死了 。
余华在麦田新版序里这道这样一句话:"《活着》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 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的确 , 在我们看来福贵这一生的确过于悲惨 , 但在福贵自身看来 , 他和他们有许多的经历 , 或快乐 , 或悲伤 , 或恐惧 , 他们经历过了 , 然后各自走向各自的归程 , 有的人可能走得快点儿 , 有的人可能稍微慢一点 , 但最终都殊途同归 。曾经的我一直害怕讨论死亡的话题 , 我没有经历过 , 我害怕 , 我不知道在面对至亲在面对自己死亡的时候会是怎样的 , 但是如今我却有点看明白了 , 就像福贵说的"人是早晚会熟的" , 也就不再如此害怕 , 反而开始想想自己的这一历程该如何去度过 。
前几天刚看到一票文章叫做"闲暇的重要性" , 文中指出工作不应该变成我们生活中唯一重要的部分 , 我们应该学会虚度光阴 , 近年来有很多人士开始认识到虚度光阴所带来的幸福感 , 但社会上更多的还是拼命工作和鼓吹拼命工作的人 , 这些人们为了工作放弃了一切 , 包括父母 , 爱人 , 子女 , 无法陪伴他们 , 无法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曾经有一篇伤情的文章叫做工作了就没法陪伴孩子 , 看着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 人类的无奈也正在这里 , 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挣扎 。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 , 生活永远是自己的感受 , 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 , 所以不强求别人 , 也别委屈自己 , 做好自己就好 , 短暂飘渺的一生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都是正常的 , 自从有了人类开始 , 大家就在探讨生死的问题 。就在探讨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 一致的方向是向着真善美出发 , 但个种情景只能由自己去体会 , 去成长 , 去经历 。
《活着》学生读后感四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 。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 。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 , 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 。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 , 经历了战争 , 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 , 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 , 身边人陆续的死去 。在他们一生中 , 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 , 失去金钱 , 失去亲人 , 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 。尽管是这样 , 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 , 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 。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 , 回望以前的一切 , 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 , 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 。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 , 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
读到家珍死去 , 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 , 也是最真切的一段 , 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 , 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 , 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 , 我想人活一生 , 总要承受这样的击 , 而多年之后 , 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 , 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 , 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 , 是沧桑的经历 , 浇铸而成的 。数十年后的我呢 , 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 , 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 , 我不敢说 。
推荐阅读
- 摩托罗拉官网 摩托罗拉专卖店
- 北京国际饭店简介 北京国际饭店
- 很多人说《你好!面试官》比《非你莫属》高一个档次,不论企业家、主持人、选手都更优秀,你怎么看?
- 《活着》读后感600字高中 《活着》学生读后感范文600字
- 影的组词有哪些 影的组词
- 故作姿态的意思 姿态的意思
- 玄神魔纹斩小说 玄神
- 《同桌冤家》读后感范文
- 契约联盟妙笔生辉 妙笔生辉
- 张主蕙配音 张主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