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 二 )



《昆虫记》中 , 我认识了喝树汁的蝉 , 吃蜗牛的萤火虫 , 爱吃莴苣叶的小蟋蟀……我也明白是我误会了蜜蜂 , 我不该用相同的眼光对待所有的昆虫 。蜜蜂早出晚归的采蜜是为了我们 , 是让我们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 , 它那锋利的刺并不是为了伤害人类 , 而是自卫;还有七星瓢虫 , 蝴蝶……如果没有它们 , 我们会有这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吗?长久下去 , 我们能好好地存活下去吗?因此 , 我们要保护昆虫 , 让它们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多么可爱的小生命 , 多么有意思的《昆虫记》!我期望人们能把昆虫当作永远的朋友 , 保护它们 , 与这些小生灵渡过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时光……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3
《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 看了它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昆虫记》是法国文学家法布尔的一部不朽的著作 , 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时间来观察昆虫 , 更写出了十卷观察后的感言 , 世界怎能不为之轰动?《昆虫记》不仅是一篇文学巨作 , 还是一部昆虫科学百科呢!其实 , 《昆虫记》还赞颂了动物生命的宏伟——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就是生命 , 往往一些微小的生命容易被忽略 , 这些小生命就是法布尔所赞美的——昆虫 , 它们对我们来说万般重要 , 它们的生命也应该得到尊重 。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 , 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 , 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 , 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 。现在我全知道了 。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 , 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 , 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 , 失去知觉 , 而不是杀死毛毛虫 , 这样 , 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 。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 , 是只捕小的 , 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 , 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 , 怎么样?聪明吧!
法布尔把昆虫描写得那么真切、美丽、动人 , 活灵活现 , 来之于长期对昆虫生活精细的观察与研究 , 准确地掌握了他所描写的事物的典型特征 。为了昆虫学研究 , 法布尔一生都在贫困中挣扎;都在与傲慢偏见作斗争 , 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孤独 。因为他有那么多的昆虫朋友 , 拥有广阔的昆虫世界 , 因此他又比谁都富有 。他把大自然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室 。葡萄架下 , 荆棘丛中 , 田野里 , 山坡上 , 他顶着地中海沿岸强烈的阳光和蚊虫叮咬 , 一蹲就是一天 。没有设备 , 他就用家里的瓶瓶罐罐造一个昆虫园 , 邀请蝎子、金龟子、蜣螂同居一室 , 他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虫宅” 。一个靠自学成才的中学教师 , 长期坚持业余研究 , 既不能成名 , 也不能发家致富 , 更没人强迫他去这样做 , 却穷毕生精力 , 废寝忘食 , 不消遣 , 不出门 , 不知时间 , 不知疲倦 , 不知艰苦 , 不知享乐 , 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 源于他自小就萌生的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与深深的挚爱 , 源于他对科学与真理那种近于殉道者般的献身精神 。
《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 ,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 。我想无论是谁 , 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 , 读出滋味 , 读出感想 , 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4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吧 , 他1823年2月22日降临在法国南部一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庄里面 , 现在就让我们去细细的观察下他写的那些昆虫吧!
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具体说了12种不同昆虫 , 他们分别是蝗虫、天牛、长腹蜂、圆网蛛、蟋蟀、松毛虫、萤火虫、螳螂、蝉、寄生虫、蝈蝈、肉蓝蝇 。
神奇、多彩、变化多端、充满哲理、甚至还有些诡异 , 昆虫的世界居然如此精彩 , 大自然居然如此奥妙!这种感觉在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突然显得那样的强烈 。我被昆虫的世界震撼了 , 所以 , 我要感谢法布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