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预测与思路点拨( 三 )


08
题目:
______,牵动我的情思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
思路点拨:
这是道半命题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散文 。牵动“我”的情思的,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可以是一件精美的物什……可以通过某一个“点”写一种单一的情思,也可以通过几个“面”写一种综合的情感 。从语言的运用来看,关键是要以情感人 。这就需要在语言表达上多下一点功夫 。具体来说,一要做到叙述含情 。这就要求所写的内容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使读者从叙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情愫 。二要做到描写融情 。就是要将情感融入描述的文字之中 。比如景物描写,就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做到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让一切“景语”变为“情语” 。三要做到议论显情 。恰切精粹的抒情议论往往能画龙点睛,以一当十,它可以用在段首,可以用在段中,可以用在段末,使文章意蕴丰厚,情感浓郁 。但是,那种像贴标签一样生硬地粘贴上去的抒情议论是不可取的 。
2020年深圳中考作文指导
——半命题作文写作思路示例与范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综观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作文类别划分更准确,也可避免作者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
例1 (2019年湖北宜昌中考作文题)
人生的起点都有水的“三态”,但人生的终点却未必都是“猪油”的“三太” 。风华正茂的年代,为自己预定一个目标,设计一种形象,憧憬一种未来,都是莘莘学子应有的情怀 。或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 。
【中考作文预测与思路点拨】请以《我向往 一样的人生》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思路
抓住题眼,准确审题 。“向往”意为“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之意,是题眼 。同时,题目对“人生”有具体的诠释:为自已预定个目标,或是设计一种形象,或是憧憬一种未来由此可知,这就是一篇托物言志之文 。
仔细推敲,补好命题 。导语已暗示所选的内容应该是适合表达自己心志的某种事物 。如绚丽多姿的春花、劲节凌云的翠竹、自由翱翔的飞鸟、冬天傲雪的腊梅、点染春天的小草、摇曳清风的荷花……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东西,诸如挺拔的山峰、默默的铺路石、闪烁的星星、明亮的月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选择最感兴趣、体验最丰富并能寄托自己情感的事物来写,但要注意所选之物定要小巧、诗意高雅 。
精描细绘,由物及人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文章中的“意”是由所托之“物”生发而来的,因此“绘物”“状物”是前提,是基础 。当然,绘物的目的是为了言志 。绘物之后,还要用不少笔来写自己为实现自己的“向往”,是如何付诸行动的 。行文可以运用两个镜头来叙写,也可以依托具体场景,灵活穿插物与人的写,且在描写中灵活表现人物内心的触动或变化 。当然,在叙事描写之后水到渠成抒情,画龙点睛 。
例2 (2019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
题目:《北京,这里有我的 》
写作思路
首先,“我”告诉学生要用第一人称行文,写“我的事,而不是你或者他(她、它)的 。其次,“北京”一词限定了地域范围,要写“我”与北京的相识相知的故事 。因此,学生要从自己的生活入手,思考个人成长和所生活城市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置于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 。这道作文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北京将来建设北京的情怀 。
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横线上可填“梦想”“快乐”“童年”荣光”等 。
例3 (2018年湖北孝感中考作文题)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
请以《拾起 的点滴》为题作文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