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栽培技术,种植一亩大棚香椿要多少成本( 二 )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及时清除病枝、病叶 , 集中堆沤处理或烧毁 , 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
2)生物防治:加强抚育管理 , 重视培育壮苗 , 使植株生长健壮 , 增强树体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合理密植 , 及时整枝打叶 ,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施肥 , 底肥需增施磷、钾肥 , 生长期间避免氮肥的过量使用 。
3)化学防治:香椿萌动和柚梢期可喷1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高脂膜1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10d喷1次 , 连续喷2 ~ 3次 。在发芽前或发病初期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 ~ 10 000倍液或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均匀喷洒枝叶;10 ~ 20d防治1次 , 发病期喷洒15%粉锈宁1 000倍液 , 或高脂膜与50%退菌特等量混用 , 视病情连续喷2 ~ 3次 。
香椿叶锈病
香椿叶锈病产区多有发现 , 苗木发病较重 , 感病后生长势下降 , 叶部出现锈斑 , 受害植株生长衰弱 , 提早落叶 , 影响次年香椿芽的产量 。初期叶片正反两面出现橙黄色小点 , 散生或群生 , 以叶背为多 , 严重时可蔓延全叶 , 后期叶背面出现黑褐色小点 , 受害后使叶变黄、脱落 。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冬季清除病叶 , 携带林外集中烧毁 , 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
2)生物防治:及时排灌 , 以降低湿度 , 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合理施肥 , 避免过晚或过量施用氮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促进香椿生长健壮 , 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密植 , 注意通风透光 , 改善林内小气候 , 减轻病害 。
3)化学防治:发现香椿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的夏孢子堆时 , 初春向树枝上喷洒1~3波美度石硫合剂与五氯酚钠350倍液的混合液1~2次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15%可湿性粉锈宁600倍液喷洒防治 , 喷药次数根据发病轻重而定 。当夏孢子初期时 , 向枝上喷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 , 每隔10d喷1次 , 每次每667m2用药100kg左右 , 连喷2~3次 , 有良好的效果 。
桑黄萤叶甲
桑黄萤叶甲又称黄叶虫、黄叶甲、蓝尾叶甲 , 一年发生1代 ,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 , 于次年4月上旬化蛹 ,  4月下旬开始羽化 , 羽化后成虫先在发芽较早的香椿、朴树、榆树上危害 , 当桑叶新梢长到8 ~ 10片叶时 , 转到桑叶上 , 成虫都咀食叶片 , 大发生时将全部叶片吃光 , 残留叶脉 , 植株生长发育受阻 , 危害后叶片全部发黄 , 如同火烧 。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捕杀;在清晨敲打树干 , 振落地 , 迅速捕杀 。
2)化学防治:利用植物源农药0.63%烟苦参碱500倍、生物农药BT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
香椿苗一亩地种植多少株:
香椿苗露天种植需要240~300株/亩 , 大抄棚栽培可定植500株/亩 。

香椿苗露天栽培
大穴整地 , 50厘米袭X50厘米X50厘米 , 裸根起苗 , 早春造2113林 。用材林的初植密5261度为株行距2~3米;菜用林的初植密度为每亩240~300株 。
香椿苗大棚栽培
约在10月中旬 , 挖起落叶后的1年生实生4102苗 , 移植于大棚温室内 , 栽植密度为0.2米X0.4米 , 每亩大1653棚生产用地可定植500株 。
香椿苗栽培的播种及管理:
播种在育苗盘内 。育苗盘中的基质可为珍珠岩、细土混农家肥、锯末细土 。育苗盘浇透水后 , 播种后 , 把育苗盘叠放在 栽培室内 , 出苗后放在栽培架上 。栽培宇中保持20℃~23℃的气温 , 有4000~5000勒g斯的散射光线 , 每天通风 。出苗后 , 每天喷水3~4次 , 每2~3天根外追施0.%尿素液1次 。收获:当幼苗2~3片真叶 , 8~10cm高时即可采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