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微信某公众号中将一个超长表单完成一大半时,然后需要在微信中获取几个信息,必须要回到对话列表(当时没有浮窗功能),无奈只能返回查看、并祈祷已输入的内容能够保留,结果…不出意外的给清空了 。换个姿势再来,于是下载了对应的某APP去完成刚才已重复过的操作,当在微信中获取了信息再回到某APP时,发现已被结束进程,×%¥#@……,卸载,拜拜 。
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设备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不良习惯,但作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无法避免问题的出现,确实需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小问题不在设计范畴,是程序控制的,用户习惯五花八门,即便提供预防措施也不一定能增加用户的忠诚度,我想说明的是“解决问题不一定能留住用户,但不解决问题一定留不住用户” 。
在特定表单页面增加暂时存储功能,可一定程度的提升使用体验,基于场景的不同,我们就手动存储、自动存储、询问后存储三种方式进行解析,以确保合理的使用暂存方式 。
1)手动存储
手动存储并非信息提交,指的是用户在完成表单中途有退出需求时所提供的暂存方案,其最常见的是页面右上角或末尾提供的“草稿箱”功能,存储后,下次可从草稿箱进入接着编辑 。多用于B端或工具型应用,例如:我们需要发布投票、调查问卷、活动等,可事先设定好条件规则暂时保存至草稿箱,待需要时从草稿箱编辑或发布 。
2)自动存储
对于填写内容超多的表单页面,数据自动存储非常有必要,当遭遇系统崩溃、 *** 故障、应用闪退等突发事件时,连手动存储的机会都没有,或许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内容又得重复一遍,真的很让人崩溃 。如线上申请信用卡、贷款等复杂表单要求填写各种信息,可能需要来回获取且分多次完成,这时加入自动存储功能,体验一定会更好(笔者每次编写文章就是直接打开站酷草稿箱编辑,非常方便) 。
3)离开时询问
用户未将内容送出时返回/离开,会触发系统弹窗提示“是否保留内容?”,相当于手动存储的强提醒 。我们在微信朋友圈编辑好内容、未发布离开时就有此提示 。

文章插图
2. 送出方式在表单页面,可能会设置各种不同的操作按钮,例如上一步、下一步、存草稿箱、提交等 。除非特定情况,一般不会提供上一步操作,即便提供也会弱化,因为上一步意味着用户有跳出的可能,且左上角的返回就可以替代上一步操作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草稿箱属暂存功能,在前面有讲到过 。
这里讲到的送出是指通过下一步、保存、提交或确认等行为召唤按钮来将表单内容提交至系统,且根据不同内容的重要性给按钮赋予不同的位置,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最常见的有固定页面右上角、固定设备底部和表单底部三种方式 。
1)固定页面右上角
这是一种常见的文字按钮形式,多用于表单内容较少的页面 。表单复杂重要况且需要认证填写时,也可能为了不影响用户的注意力,也可能放在右上角以弱化送出按钮的视觉吸引力 。
2)固定设备底部
方便用户随时点击,常用于内容重要性不是很高的表单页面,通常选填项多余必填项 。这种设计方式有着较强的视觉吸引力,能降低用户的跳出率,促使其快速将表单内容送出 。
3)表单底部
表单内容较长且重要性较高,需要完成绝大部分的必填项,下拉到最后一个表单项时才能看到送出按钮,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对于内容较少的表单,按钮最靠近内容,用户无需太大的视觉跳跃就能连贯的操作 。

文章插图
行为召唤按钮的文案必须清晰简洁,能让用户快速明确按钮的功能和意图,不要让用户思考 。
四、提升表单完成率的小技巧1. 识别比输入更快技术的发展就是靠人们不断利用、不断优化才得到了更快速的进步,要善用技术的力量,但凡能给用户提供方便的,就绝不让用户频繁的操作,把所谓的麻烦留给技术,得到的回报并不仅仅是用户这一次的完成任务,可能是良性循环 。
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就绝不留给用户,很多时候,用识别代替输入,能提升用户完成表单的效率及使用体验 。例如***扫描自动识别录入个人信息、银行卡拍照识别卡号、系统自动定位等,都能帮用户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操作 。
推荐阅读
- 找一个能够把图片转换成ICO格式的图标文件软件?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格式范文2022
- md格式是什么,md格式文件
- kgma是什么格式车里能放吗,酷狗的kgma是什么格式
- 怎么把jpeg改为jpg,格式为jpg怎么弄
- 怎么才能解除黑名单,手机号码拉黑名单怎么恢复
- excel怎么更改文件格式,win10怎么更改文件格式
- 怎样把mp4转换成mp3格式,把mp4转换成mp3的软件
- 表格格式设置,表格格式不对怎么转换
- 论证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论证方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