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化学教学的方法与措施 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总结( 二 )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
卢成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
在高考复习指导中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向中低档题目要升学率,由胡燕华老师负责编定的《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对中低层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
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7)(18)(19)(20)共三个平行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学期完成了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教学任务,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每周积极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从不迟到及早退 。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在教育教学主面,本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课 。因为是初为人师深感力不从心,所以积极参加组里听课、评课,以及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不断完善自已的知识体系,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来指导自已的实践 。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晚自习,总在教室认真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易误解和混淆的地方,分析原因,及时给以解决 。特别彭励学生提问题,那怕问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从而习惯成自然,教会学生学生提问题 。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巨细,都给以耐心的解答 。
另外,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 。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 。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 。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
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7、8班,还有高二9、10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其中高二9、10班是文科班 。现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上半学期我担任高一化学的备课组长,在开学初就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验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既备学生又备大纲,同时还注意针对所教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复习初中的化学基础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高一的化学教学只有半学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