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学校初中地理教学反思5篇( 三 )


四、处理好学习活动与地理双基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或深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 。实践证明,只有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动中,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
五、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在“听”中学和在“看”中学 。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音像,在听或看后思考、记忆,这是接受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即教师暂不把现成的结论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 。进而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 。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过程 。实践证明,不管是重结论轻过程,还是重过程轻结论都是不正确的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合乎课改的观念 。在学生经历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出规律性认识时,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讲授 。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极端 。
六、处理好创设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但所谓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 。课堂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调控能力,将课堂调控艺术与学生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演绎到最佳状态 。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及时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调整学习状态,以饱和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让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的或有意义的话题,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效果 。
七、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师备课时设计教学的主要出发点 。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 。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 。即使教师深入调查,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 。所以,新课程的教案应该是动态性的,灵活多变的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 。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进而修订和完善教案 。
八、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师生发展的平台” 。要求教师应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 。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教会学会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整合教材、教具、图书、资料、网络、教师自身、学生等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创造性 。对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的实施 。从周围地理环境和教材中优选整合教学策略,优选整合教学资源,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发面,来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 。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
学校初中地理教学反思5
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教育教学理念
近几年,初中地理与其它课程一样实施了新教材,我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地理教师十分关心新教材的资料,拿到教材后,深感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但趣味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从而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潜力的发展 。为此,我经过认真地反思,认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应从有利于学生“生活再现”和“终身发展”入手,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用心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下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透过网络、报刊杂志及其它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的交流,给学生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