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 。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 。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 。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 。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 。她有可爱的一面 。“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 。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 。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 。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 。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 。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 。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 。”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更大的错处” 。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 。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 。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 。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温暖 。
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 。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 。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推荐阅读
- 朝花夕拾之一章读后感,朝花夕拾之一章读后感50字?
- 运动会作文800字高中范文 运动会作文800字高中
- 跑800米的步频是多少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总结800字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总结
-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的重要性作文800字?
- 门神的来历故事读后感 门神的来历故事启示?
- 朝花夕拾读后感结尾8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结尾
- 拳王泰森重拳真有800公斤? 泰森一拳多少公斤
- 新款三星INSTINCT M800 SPRINT手机在国内能否使用
- 三星M800手机只能等QQ却打不开网页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