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种植技术「天麻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二 )


天麻种植 *** :
1.播种时间
天麻种子发芽对于气温要求比较高,它喜欢温暖的气候,一般是以春播和秋播为主 。不过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时间也有差异,比如北方春季播种要稍微晚一些,等气候彻底转暖再进行,四五月份为好,南方气候温暖则可以提前一点 。
2.选种催芽
种植天麻更好是选择用当年采摘的成熟饱满的种子,因为陈年种子总是存在各种问题的,会降低发芽率 。并且播种前还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催芽 *** 也很简单,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即可,能够软化外壳加快萌芽 。
3.选地整地
天麻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种植,种植地排水性也要比较好 。播种前要对种植地进行深耕,除去其中的杂草,并施足底肥,之后再对土地进行耙平就可以了 。
4.播种 ***
天麻种子播种比较简单,可以直接撒播,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中,然后覆盖一层细土,注意覆土不能太厚,否则对出芽不利 。播种之后还要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的进行浇水,并尽快清除杂草,让种子顺利发芽 。
4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是什么?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1、土地整理
(1)选择相对湿度在65%左右,透气性良好,腐殖质较厚的地块进行栽培,土壤以花岗岩的风化土为宜 。
(2)选好种植地块后,将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开塘 。塘间距50cm,塘宽70cm,长100cm,深25cm 。
2、培育蜜环菌
【天麻的种植技术「天麻的种植技术及管理」】(1)蜜环菌收集
蜜环菌多分布在高山森林的腐朽木上,以及一些蕨类和禾草的根上,尤其是小溪两旁的湿润处较多 。发现后,将蜜环菌的载体砍碎,收回,作为菌种使用 。
(2)蜜环菌培养
①苗床培菌:在塘底铺上7-8cm厚的粗砂土,然后将日本金星蕨连根挖起,割掉地上茎叶,保留地下茎以及须根 。抖落掉泥土后,将地下茎以及须根切成70-100cm的块,剩余的部分切碎,铺在粗砂土层之上,厚度约为2-3cm 。将蜜环菌种撒施在上面,并喷洒煮过马铃薯的水,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落叶,最后将金星蕨根块覆盖在上面,并盖上一层落叶 。
②移窖培菌:在塘底铺上7-8cm厚的粗砂土,然后在上面分3层放置13-15根木材(粗5-7cm,长70cm),然后在每根木材的上面和下面铺上一层切碎的金星蕨根(2-3cm) 。撒上蜜环菌种,间隙处施加腐殖土填充,然后盖上一层落叶,以及一层3-4cm厚的松土 。
3、播种
(1)将苗床上的落叶清理掉,然后将日本金星蕨块揭开,接着在切碎的日本金星蕨上均匀撒上天麻种子 。
(2)播种的时候,以每塘2-4个果实种子为宜 。
(3)播种结束后,将日本金星蕨块重新盖好,然后覆盖8cm厚的腐叶保湿 。
4、移栽
(1)播种一年后,进行移栽 。移栽时间以冬季降雪之前或者是第二年春天,雪融化之后 。
(2)移栽的时候,将苗床的覆盖层全部揭开,将天麻苗连同网结的菌素,日本金星蕨须根一起取出 。
(3)将移窖培菌塘的封土以及落叶推开,露出顶层的菌材,然后将菌材间的腐殖土挖出,并将天麻苗放置在菌材的周边,接着将发芽层的日本金星蕨根填入,并盖上腐殖土,落叶以及少量松土 。
(4)每个移窖培菌塘的天麻苗移栽数量以40-50粒为宜 。
(5)移栽两年,即可在冬天的时候开窖,进行采收 。
野生天麻和人工天麻的区别
1、野生天麻
(1)大小不统一,形体略短,长度约为5-13cm,宽约为2-6cm,厚约为1-3cm 。
(2)野生冬麻,皱纹细而少,外形丰满,大多为黄白色、半透明状,形体厚而坚实,不容易断口,断面平整,角状,没有空腔 。
(3)野生春麻,皱褶粗大,多留有残刺的茎基,外表皮大多没有去干净,颜色为灰色,较轻,质地较松,容易断,断面常为中空 。
2、人工种植的天麻
(1)大小比较均匀,形体稍大,为扁圆形,多近似于长条状,长约为7-17cm,宽约为2-5cm,厚约为1-3cm 。
(2)皱纹细密,多留有红色、褐色的枯芽,颜色偏白,比较透明,质地较硬,不容易折断,断面扁平,角状,没有空腔 。
5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内容如下:
种植天麻需要先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6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加入新高脂膜10~50倍液进行均匀搅拌,之后在沙质土壤上挖出35厘米深度的定植穴,将木材以及密环菌枝放置穴底,最后将种子撒入覆盖15厘米左右的土壤即可 。
气候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