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心得高二话题作文1000字( 三 )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们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于是,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跟随作者的笔调,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看到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角色们却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
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的是“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这个饱尝艰辛痛苦的人,如野草一般地活着,没有抱怨生活,也没有感叹自己的命运,只是近乎平静与悠然 。
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也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 。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 。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
正如我们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其实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 。
对现时的我们来说那个结果已毫发无伤,而现下的生活也能让人觉得温和从容,岁月静好 。面对生活,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平和的去面对 。世间无所谓幸福与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的相比较,仅此而已 。只有经受了极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极度的幸福;渴求过死亡的人,才能领悟到活在世上有多美好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 。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只要活着……
活着读书心得高二作文1000字5
余华在《活着》写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是啊,福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
正如王安忆认为的: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便是这样一位世人 。福贵在感叹着祖上的两百多亩地到他手上竟折腾光了;感叹着战火纷飞、子弹无形的日子已消失;感叹着原本不该死去的亲人终究都死去了;感叹着他最后竟跟老牛一起存活下来……这一切的厄运一个个地将他逐进了伤心绝望的深渊,但是接连的灾难并没有把福贵打倒,他活着,与一头名叫福贵的牛好好地活着 。
是啊,活着作为一种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 。余华用一种平淡而又自然的笔触将福贵的一生经历娓娓道来,这样的平淡与自然更能凸显出生活于福贵而言是残酷与无可奈何,但同时也是一种活着的态度,真正体现生命的张力与无限可能 。也正如作者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的任何事物而活 。”福贵有很多个离开这个人世的理由,但他却仍然从容淡定地活着 。
面对各种各样的苦难,福贵在活着,其实是对活着最好的诠释,但让人感到难受而不禁泪下 。在我的认知中眼泪是痛苦或喜悦的宣泄,而《活着》却是寓于这种宣泄后的沉思,上升到生命意识的高度 。从主人公身上,我看到生命在苦难与幸福之前与之后,永远都是饱含着对希望、幸福、美好的追求;福贵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平凡,在他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面对苦难所展现的坚忍和抗争正是常人所不能及,我为他的不幸与坚忍而感动 。纵使泪水照耀不了前进的道路,但我们可以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也是一种哭过后的坚强和泪水洗涤过的幸福 。作家余华正是以犀利的笔调将人类的苦难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不得不有所“畏惧”,同时也真正地感受到命运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
活着,便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去展示生命中最顽强、最动人的精神力量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就要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去克服它、度过它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