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夕节高一作文1000字( 三 )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过七夕,男孩子供奉孔圣人,女孩子则供奉织女姐姐 。男孩子希望孔圣人保佑自己学业有成,将来金榜题名 。女孩子则希望织女姐姐保佑自己貌若天仙,心灵手巧,将来也能碰到像牛郎哥一样勤劳能干,爱情专一的意中人 。
过七夕最让孩子兴奋的就是榼巧饼 。巧饼的样子有很多种,有蝉、鱼、花篮、树叶和元宝等等,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活泼可爱 。种类多的关键在于榼巧饼的榼子多,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多多益善 。他们大中午头风风火火,窜东家跑西家借榼子以充实自家的样数 。如果碰到人家正在使用,就站在旁边耐心等待,等人家用完了就立刻兴高采烈地拿回家 。还有一种叫十样景的小榼子,榼出的巧饼小巧玲珑 。大人用线串成一串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每年的七夕节都在三伏天中,不干活都热得人们透不过气来 。母亲任劳任怨,挥汗如雨地为孩子烙巧饼 。这就是伟大母爱的体现 。
我最喜欢的七夕节活动可不只是吃巧饼那么简单 。记得二姑告诉我,白天的时候把筛子盖到井上就能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对于好奇心极强的男孩子来说肯定是要照做的 。我把筛子挪到井上,整个人都趴在上面,眼睛透过缝隙观看水面 。我把眼睛瞪得溜圆,好长时间都不敢眨一下,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就错过了什么好看的光景 。可是我趴在上面好久都不见有牛郎织女的身影,就揉揉眼睛继续看 。当水面平静时竟看到自己倒映在水里的画面,便朝着里面做鬼脸,不小心把一颗石子碰到了井里,水面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井里的那个自己立刻变得模糊了,过一会儿又出现了,我就这样看着井里的那个淘气鬼咯咯地笑,竟也觉得有趣的不得了 。
晚上,一家人早早吃过饭,拿着马扎围坐在葡萄架下 。当大人们喝着茶水就着巧饼说说笑笑拉家常时,我就做出一个“嘘”的手势让大家安静,以便于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说的悄悄话 。这样还嫌不够,我站起来,挪过一个小石头墩,摇摇晃晃地站到上面去,竖起耳朵听 。一阵风吹过,葡萄叶子沙沙作响,我立马兴奋地大叫:“我听到神仙说话啦!我听到神仙说话啦!”这时候,爸爸强忍着笑问我听到他们都说了什么,我就神秘而又理直气壮地说:“神仙说的话咱听不懂的!”一家人听后哈哈大笑,尤其是爸爸,笑得前仰后合 。

等到第二天早上,母亲把供奉的豆芽切成几截,和上面粉做成美味的巧芽汤,让织女姐姐喝了后好重返天庭 。全家人也同时喝汤期望沾上一点仙气 。至此七夕节的主要活动就算结束了 。
时间荏苒,光阴如梭 。如今七夕节的有些风俗习惯已逐渐淡化消失 。作为我国的“情人节”七夕从西汉至今已经历了两千多年,比西方的早了好几个世纪,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希望年轻人科学继承,发扬光大,爱情幸福,过一个浪漫的七夕节 。
七夕节高一作文1000字5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 。”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 。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 。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 。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 。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 。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 。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 。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 。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 。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 。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