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毫发无伤变2盆,文竹不长新叶?( 二 )


2、摘去生长点:在新生芽长到2--3厘米时 , 摘去生长点 , 可促进茎上再生分枝和叶片 , 并能控制其不长蔓 , 使枝叶平出 , 株形不断丰满 。
3、利用文竹的趋光性:适时转动花盆的方向 , 可以修正枝叶生长形状 , 保持株型不变 。
4、物遮法:即用硬纸片压住枝叶或遮住阳光 , 使枝叶在生长时 , 碰到物体遮挡便茎转或弯曲生长 , 从而达到造型的目的 。
5、几种造型法的综合运用:
(1)塔式:选2--3枝高而挺拔秀丽的茎干为主峰 , 摘去茎上各个生长点 , 定株高为30--35厘米 。余下的枝干和新生的茎干不要高于主峰 。对新生芽 , 可视其茎的粗细来决定是否摘去生长点 。若其茎比主峰的茎粗 , 应摘去 , 若比主峰的细 , 则不必摘 , 任其生长 。与此同时 , 还需利用物遮法和其本身的趋光性不断调整株形 。
(2)双丛式:在盆中栽植一高一低两株文竹 , 高者30厘米左右 , 低者18厘米左右 , 生长期间再象塔式文竹那样造型即可 。
(3)自然式:以文竹自然生长的株型为主 , 仍采用摘去生长点 , 物遮和利用其趋光性等基本 ***  , 使枝叶舒展 , 给人以自然的美感 。
需要注意的是 , 对文竹的整形必须与控制肥水结合进行 。即在室温15--18℃时 , 每周浇一次透水 , 使盆土保持湿润(以手指可按下为宜) 。不施肥或少施肥 。
繁殖 *** :
文竹可用播种和分株 。种子白12月至翌年4月陆续成 熟 , 成熟浆果为紫红色 。当果实变色时及时采收种子 , 并将种皮 除去、种子晒干 , 然后播于河沙和腐叶土等量混合的基质上 , 覆 上土(不宜太厚) , 浇透水 , 保持湿润 。在温度20-30℃时一个月左右即可发芽 。当苗高5厘米以上时即可移栽入小盆 。-般3-5 年生的植株生长较茂密 , 可进行分株繁殖 。分株一般在春季进行 ,  用利刀顺势将丛生的茎和根分成2-3丛 , 使每丛含有3-5枝芽 ,  然后分别种植上盆 。分株时尽量少伤根系 , 分株后注意保湿和遮 阴 。
1.播种繁殖 文竹的浆果于冬季陆续成熟 。当浆果变成紫黑色时 , 即可采收 。浆果采收后 , 搓去外果皮取出种子 。漂洗干净后即可播种 。如室温低于15C , 则应等到春暖后再行播种 , 其间应沙藏、播种 , 以室内盆播为主 , 一般点播于浅盆 , 粒距二厘米 , 覆土不宜过深 , 浸水后用玻璃或薄膜盖上 , 以减少水分蒸发 , 保持盆土湿润 , 放置于阳光充足处 。播种后温度保持20C左右 , 25~30天即可发芽 , 在15C~18C时则需30~40天才能发芽 , 幼苗长到3厘米~4厘米高时 , 便可分苗移栽 。
2.分株繁殖 在春季换盆时进行 , 将根扒开 , 不要伤根太多 , 根据植株大小 , 选盆栽植或地栽 。分栽后浇透水 , 放到半阴处或行遮阳 。以后浇水要适当控制 , 否则容易引起黄叶 。
栽培管理:
文竹盆栽常用腐叶土1份、园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为基 质 , 种植时加少量腐熟畜粪作基肥 , 其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浇 水问题 。如浇水过多 , 容易引起根部腐烂 , 叶黄脱落;如浇水过 少 , 盆土太干 , 则容易导致叶尖发黄 , 叶片脱落 。所以 , 平时要 适当掌握浇水量 , 做到不干不浇、浇则即透 , 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炎热天气除盆土浇水外 , 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 , 以提高空气湿度; 入冬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 。在生长期 , 每月迫施稀薄液肥1-2次 ,  忌施浓肥 , 否则会引起枝叶发黄 。当植株定型后可减少施肥量 , 以 免徒长而影响株形美观 , 并注意适量修剪整形 。它适于在半阴、通 风环境下生长 , 要注意适当遮阴 , 尤其夏秋季要避免烈日直射 , 以 免叶片枯黄 。在室内栽培置于有一定漫射光处较佳 。
栽培技术:
文竹管理的关键是浇水 。浇水过勤过多 , 枝叶容易发黄 , 生长不良 , 易引起烂根 。浇水量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季节来调节 。冬、春、秋三季 , 浇水要适当控制 , 一般是盆土表面见干再浇 , 如果感到水量难于掌握 , 也可以采取大小水交替进行 。即经3~5次小水后 , 浇1次透水 , 使盆土上下保持湿润而含水不多 。夏季早晚都应浇水 , 水量稍大些也无妨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