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是什么关系? 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 四 )


若Ep1,采取提价政策;
若Ep1,采取降价政策 。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这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关系,被广泛地运用于产品定价决策和对外贸易之中 。例如,对于一个谋求更大利润的企业来说,决不会选择在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区间降价 。因为这样做一方面虽可使销售量增加而增加了销售收入,但另一方面却因价格降低而减少了销售收入,最终净结果将因产品缺乏弹性而使销售收入减少 。而且,销售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其结果必然是利润的急剧下降 。
因素
编辑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
(2) 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毛织品可被棉织品、丝织品、化纤品等替代 。
(3) 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就大;比重小,弹性就小 。
(4)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
(5) 时间因素 。同样的商品,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 。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越容易找到替代品或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 。
实例
编辑
需求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例1、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问从1973年起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
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百分率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
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
所以,预其1973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25%之间 。
用于决策分析
价格弹性对有些经济决策是很有用的 。例如,怎样给出口物资定价?如果出口的目的在于增加外汇收入,那么对价格弹性大的物资应规定较低的价格,而对弹性小的物资应规定较高的价格 。又例如,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人们往往对农产品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洗衣机、手表等高级消费品采取降价的办法,就是因为前者弹性小,后者弹性大 。
用于分析“谷贱伤农”这一经济现象
案例: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谷物歉收,会减少农民的收入 。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价格会上涨,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 。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
分析:评价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主要看农民的农业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
一般来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的上升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及需求状况做出假定,而不能笼统地下判断 。
4价格与供给、价格与需求的关系需求定律: 价格上升, 需求下降 。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
供给定律: 价格上升, 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 供给减少 。
假设现在的情况处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 。
然后是三者的关系 。
价格改变 。但是价格不是无缘无故就改变的 。
一般是是外界因素影响了供给和需求, 造成了价格的改变 。
逻辑链条是: 外部因素 -- 供给或者需求改变 -- 价格改变 。(曲线的移动)
而价格会影响需求或者供给量(沿着曲线移动)
1. 随着市场上交易不断增多,人们发现交易量和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可以用供求均衡理论来说明,价格对交易量的影响可以用弹性理论说明 。
先来看供求均衡理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交易量称作需求量,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是反向关系,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化关系用图形表示就是需求曲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