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的来历是什么?有多长的历史?( 二 )



修楼工程开始了 。工地上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小木匠当了掌墨师,忙得不得了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七老八十的老木匠,背着一套缺牙破口的工具,找掌墨师傅要事做 。小木匠抬头一看,觉得此人有点面熟,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就吩咐徒弟说:“你去招呼这位老师傅,随便给他点事做吧!”老木匠说:“掌墨师傅,我可不是混饭吃的,要是看得起,就交一筒大料给我,说不定我能帮你个大忙呢!”
小木匠心想:老师傅这么大年纪,难得有这番心意,也莫莫负了他一片好心 。好在工地上这么多人,也不多了他一个 。于是就说:“既然如此,你就到河坡下自己选一根料,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老木匠到了河坡下,选了一根又直又大的树,然后就从早到晚守着它砍呀,刨呀,谁也不知他要做什么 。有人忍不住问他,他说:“莫问,到时候要派大用场的 。”就这样过了三三见九天,老木匠终于停了下来 。别人以为他要走了,谁知他又拿出墨斗弹起线来 。弹一条线,他就坐下来想一会 。弹一条,又想一会 。就这样左一条,右一条,横一条,竖一条,老是弹来弹去 。学徒伢子跑过来问他,老木匠还是那句话:“莫问,到时候要派大用场的 。”就这样,他又弹了三三见九天的墨 。到了第十天一大早,老木匠把学徒伢子喊过去,拿出一根小尺,对他说:“我要走了,麻烦你十多天,没别的送你,就把这根小尺留给你作纪念吧!”说完话,自顾自地扬长而去了 。
这天,工程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四梁八柱件件齐备了 。就是托起房顶的“如意斗拱”左拼右拼总也合不拢 。一龙堵住千江水,工程只好停了下来 。太守一天来催三次,急得小木匠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这时候,那个学徒伢子突然想起了那个来历不明的老木匠留下来的那筒料,急忙说:“老师傅留下了一筒料,说是要派大用场的,不知道能不能做斗拱?”
【岳阳楼的来历是什么?有多长的历史?】小木匠听了,先是一喜,可是一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墨线又是一气:“这是什么如意斗拱呀!”说着,对准那木料就是一斧头 。谁知斧头刚一碰到木料,那根树哗哗地就散开了,撒了一地如意斗拱!用它拼到楼顶上去,刚刚合适!
小木匠连忙问学徒伢子:“老师傅人呢?”
学徒伢子说:“早就走了 。”
小木匠问:“走时说了什么?”
学徒伢子:“什么也没说 。只送给我一把小尺子 。”
小木匠接过小尺一看,只见一面的头上写着一个“鲁”字,一面写着一个“班”字 。这时,他才想起,这个老木匠就是送给他鸟笼子的老艄公,难怪看着那么面熟呢!
在岳阳这个故事,经过人们口头流传,已经演绎出许多“版本”,尽管它“传”得有点“神”,但多少也反映了岳阳楼的珍贵和神奇!

推荐阅读